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南方日报:新建什么地标比得了“爱莲堂”?

2010年12月02日 09:3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来自《光明日报》的消息说,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郊华新开发区柘里村的“爱莲堂”,拆迁已成定局。为什么地方族人抵制、社会各界瞩目了数月之久的这个祀奉周敦颐的重要场所,最终仍然接受这种命运呢?因为当地的文物部门给出了结论:那根本不是文物。既非文物,那就是几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拆起来就顺理成章。何况,也不是灭顶之灾,挪个地方,人家还给你重建呢!

  关于宋代理学大师周敦颐,不熟悉他这个人的人可能很多,但熟悉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句子的可能更多,他的《爱莲说》是编进了中学课本的,应该影响了几代人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衡阳的“爱莲堂”,显见脱胎于此。“爱莲堂”是不是文物权且搁置,看到这则新闻时我首先感到的是困惑,困惑什么呢?“文化”之争在我们的国度愈演愈烈早已有目共睹,连孙悟空、西门庆这种子虚乌有的人物,也纷纷有了“故里”,而且不止一处,你撕我咬,乐此不疲,连国家文化部长都看不过眼,前两天出面痛斥了各地的这种乌烟瘴气;何以衡阳反其道而行之,对历代相传实际上形同坐实的文化招牌却反而视之如敝屣呢?

  但凡咱们中国的事情如果想不通,就往“经济利益”那里去联系,大抵不会有错。果然,他们本地的《法制周报》先前报道说,“爱莲堂”所在之处已被规划成一条宽阔的马路,周边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商品住宅楼将伫立在道路两旁,有人直言不讳“这里将是衡阳的富人区”。那么,这处原本充满了郁郁生机的市郊,已为政府视为GDP的一个新增长点,众多房产开发商没有理由不当作掘金的必争之地。这样来看,“爱莲堂”的结局简直顺理成章,且进一步印证了在不少决策者眼中,“文化”纯粹是一件能否牟利的工具: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不是文化也可以冠上“文化”的招牌,美滋滋地“继承”、“弘扬”;而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只有闪开、让路的份儿。就算“爱莲堂”属于文物,在这个口头上讲“文化”的时代,有人要动它的脑筋,它也只能是命该如此。

  当地文物部门说,该祠堂在抗战期间受到过一次大的破坏,2003年族人集资修缮时,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瓷砖等现代材料,建筑原风貌发生根本改变,仅两边的风火墙保留了旧观。祠堂所悬挂的周总理题款,摹自他处,与周总理原手迹无直接关联。云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种专业部门的“文物观”,在我这个非专业人士听来,也近乎吹毛求疵。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文物与否,全国很多挂着保护单位牌子的建筑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推倒了。1944年被破坏时的“爱莲堂”就是宋代遗存?武汉黄鹤楼那里有个陈列,我们可以看到黄鹤楼一个朝代一个模样,是不是只有唐朝崔颢题诗时的那个才叫文物呢?就说天安门吧,1970年的那次大修就是拆掉重建的,建好后的城楼甚至增高了,还应该叫文物吗?我们当然期望文物部门的工作实事求是,但最担心他们沦为地方权势的工具。

  衡阳市要让取代“爱莲堂”的商住宅成为本地的新地标,而一个不用动脑筋就能想到的问题是,还有什么比“爱莲堂”这个千百年传承而来的地标更有号召力和吸引力呢? 潮白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