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承德闹市区发现日军修建的“棺材楼”(图)

2010年12月02日 10:38 来源:长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棺材楼外景。陈宝云摄

  在承德老城区里有一座类似棺材的三层楼房,人们戏称为“棺材楼”。据承德一些老人回忆,这座楼房由侵华日军修建,有人还称之为承德市区第一座现代式楼房。

  这座位于承德市区翠桥小学后侧的破败楼房引起了燕阵承德文保在线几位网友的注意。近日,他们踏访了这座虽处闹市,楼内却异常清净的建筑。据周围的居民介绍,这座楼房已经多年没人居住或使用了,只有临街的几间房屋现在被一家饭馆使用。网友们在楼内发现,许多设施已经破败不堪了,在二楼网友们还惊喜的看到,二楼的地板均为木质结构。

  12月1日,记者在楼外看到,该楼南北走向,南部建在山坡上,为两层,北侧地势较低,为三层。由于南部较宽,北部较窄,因此该楼在外面看上去很像一口棺材。

  据出版《热河旧景》的尹忠老人回忆,这座楼房修建之初并不叫“棺材楼”。尹忠说,这座楼房修建于1938年,名叫“兴亚塾”,是个会馆,被侵华日军用来开会和接待高级官员住宿。至于为什么叫“棺材楼”,其中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据称,该楼建成后,日本人雇来一些砖瓦匠进行装修。在看到该楼的形状后,砖瓦匠们都不禁乐了起来,“真像口大棺材。”这句话正好被从旁边经过的日本军官听到,日本军官立即让一位姓毛的翻译官翻译砖瓦匠们说的是什么意思。毛翻译为了保护砖瓦匠们,就告诉日本军官,话的意思是:这栋楼盖的很好,住进去一定能发财。日本军官听了后很高兴,还犒赏给砖瓦匠们啤酒、面包和罐头。从此,这栋楼由侵华日军修建之初就得名“棺材楼”的建筑,也预示着日军的侵略行为注定要失败。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兴亚塾短暂作为八路军办事处,后来这里先后被用作热河省招待所、工业局、轻工业局的办公楼等。如今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无人居住。现在,由于“棺材楼”听起来比较晦气,人们把它改称为“观彩楼”。

  不过,尹忠告诉记者,“观彩楼”并不是承德市区第一座用砖石建起的建筑,第一座应该是“长春楼”,是一位张姓老板所盖,建于抗日战争之前,是一家饭馆。解放后,该楼成为了五交化公司的办公楼,现在已经被拆除,具体位置位于现在的承德市中心广场。(记者陈宝云)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