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胡秋原先生的人格魅力:名利都可放弃

2010年12月06日 17: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胡秋原先生的人格魅力

  1988年9月15日,邓颖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时任台湾“立法委员”、“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的胡秋原。邓颖超说:“我能与您重逢,真是喜出望外!”胡秋原说:“到北京来,特别想看看邓大姐。”邓颖超说,“您赞成统一、反对‘台独’,对‘台独’会造成的破坏看得很透彻,和我们有着共同的见解。”胡秋原每逢中华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均能与祖国同呼吸并不惜牺牲个人名利,1988年他曾冲破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首访大陆,被誉为“海峡破冰第一人”。

  ——编者按

  在胡先生百岁年之际,我们缅怀他,回首他一生的事业和精神,真是令人不胜感念。不过需要指出,我们纪念他,不仅在于他是一位在文化多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学者,更因为他的人格高尚,出类拔萃。特别是从现代知识分子的角度看,他是中国罕见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所谓现代知识分子,我认为,首先必须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名利的诱惑,真正担当起对民族对国家的使命和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社会良知的代表。而胡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中国知识分子,在近现代以前,皆被称之为“士大夫”。在这个阶层里,除了甘愿充当统治者奴仆的一部分人外,也存在刚正不阿从而能坚守独立人格的义士,并形成了一种前仆后继的优秀传统。这种独立人格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涉及国家民族兴亡,涉及公平正义等重大原则问题时,能不畏权贵的强暴,敢于献身,能真情直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也。我们看到,早在先秦儒家那里,已经出现这种流芳千古的精神。孔夫子虽然念念不忘“克己复礼”,但内心深处也怀有人格独立的思想。他有时情之所至,甚至不能抑制这种心怀,如他所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至于,在孟子那里则更加具体化和强化了这种人格。那就是他所倡导的:人之为人,要有“浩然之气”和“大丈夫”精神,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革”时批判的《海瑞罢官》,其中的海瑞,就是明代恪守独立人格的杰出代表。他为了真情直言,为民请命,曾经让人抬着棺材去进谏,表现出哪怕死也要向皇帝进忠言的可贵精神。

  可以说,胡秋原先生完全继承了中国士大夫这种优秀传统。我认为,他称自己为儒,应当理解为,就是要继承这样的传统。具体领会胡先生的人格魅力,我想从他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一点分析。

  他的第一个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时期。那时他很年轻,对马克思主义,怀抱真诚接受的态度。就文艺思想而言,对于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普列汉诺夫的文艺思想,他都研究和理解得相当深透。因为,他是经过阅读原著和独立思考所作的把握,而非咀嚼苏俄的“二手货”。这一时期,他获得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知识,豪情满怀。

  但是,后来他感到,在上海“左联”中自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人,实际上是在实行一种文化专制和独裁,不准谈创作自由。其言行表现得很专横,只能按照他们的指示做事。他在与这些人论战中,以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学识和思想,揭露和批判了他们的错误观点。他指出,取消文艺创作的自由,就是阉割文艺的灵魂,其结果只能把文艺创作引入歧路,使文艺降低为艺术性淡薄的宣传品。今天,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就不难理解,中国文艺所走的弯路和在低水平上回旋,完全证明了胡先生当年批判的正确。正是经过这场论战,胡先生的思想进入了他的第二个时期,即“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这时他提出了作“自由人”的主张,从此以后,“自由人”也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这里,我想对“自由人”多说几句。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很长时间里,胡先生的“自由人”,或被称作“第三种人”,都是屡遭批判的靶子。那么要问,为什么要一再批判“自由人”呢?很明显,仅从字面上就不难理解,所谓“自由人”就是不接受任何强制束缚的人、不听从任何专制摆布的人。而就胡先生“自由人”主张来看,他实质上所坚守的,乃是不容侵犯的“独立人格”。专制和文化专制最痛恨、最不能允许其存在的人,就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再就独立人格和自由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它们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甘愿依附于一种人、一种势力,人格不独立,总被人牵着鼻子走,他能够产生自由思想吗?他能有任何创新吗?显然,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自由一直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匈牙利诗人裴得菲的著名诗篇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知,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自由是何等神圣!因为,正是自由使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

  胡先生思想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是他提出“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的时期。这是胡先生一生中最重要最深刻的转变。应当说,这一时期,他的思想还栖身在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西化思潮中,并借以寻求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出路。但是,他在访问苏俄时所看到的一切,使他绝望。在那里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令人恐怖的残暴,即他所谓“大审”那种大清洗运动。在那里他亲眼看到,对不听话者,大开杀戒和大规模流放,同时推行个人崇拜,以及那种继续沙皇俄国侵略和蚕食中国领土的野心。例如,在中国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苏俄出版的地图上,已经把外蒙划到中国版图之外,如此等等。这一切,都使他不能忍受,怒不可遏。他对这种“马克思主义”的绝望,在某种意义上,实在是率先的觉醒。经过游历西方诸国,在中西比较中,他重新找回了对中国文明的自信,认识到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伟大。中国的复兴,特别需要振兴和发展中国文化。同时在比较中,他还醒悟到,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绝不亚于西方人,只不过由于教育落后,致使在智力平均水平上不如西方,还有政府的能力不如西方。所有这些见解,虽然已经过去60多年,但今天听起来,仍然没有失去它的新鲜感。多么难能可贵!胡先生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卓见,说明他在60多年前,就率先从西方中心论的阴影中走出来了。而我们这里的情况,至今还有不少人自戳民族文化,唯西方文化是从,例如叫嚷取消中医等等。对比之下,胡先生开风气之先的高见,真是太远见卓识,太为中华民族长志气了。

  胡先生的独立人格,值得感念的,还表现在他那种为公平正义和维护真理而特立独行的超越精神。无论什么党派、官职、事职,都不能限制他为公平正义为真理而无畏地特立独行。在他那里,我们看到,一切现实的名利都可以放弃,唯有坚持真理和正义立场的独立人格不能舍弃。我想,这就是胡秋原先生的人格魅力之所在。

  王树人

  (本文为作者11月2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胡秋原先生百岁年纪念会上的发言,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