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化学者:儿童读物出版应建家长审查机制

2010年12月07日 07:5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日,一篇题为“‘色情版’格林童话杭州新华书店开售,内容不堪入目”的新闻报道,引起网友热议。

  原版的格林童话内容,多家出版社均有出版,给无数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这本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不仅令人战栗,还令人不可思议,令人不耻。

  有记者随后在网上查到了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桐生操,写法很颠覆,有很多色情变态血腥的描写。而这种通过古代经典改写而哗众取宠、牟取一己利益的方式,在2006年,国内首位翻译格林童话的德语专家杨武能就曾愤怒地撰文指责,并表示格林童话中绝对没有这样低俗的内容。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一直关注儿童读物的出版,我当年给自己孩子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与国外童话时,就发现即便是经典原创作品,由于时代历史的局限(中国古代寓言本来就不是为孩子们写的),也会有一些作品过于血腥暴力,与当代人的教育理念不符。不仅童书市场问题重重,许多电视上播放的儿童动漫,许多内容也是低级异常,人物对话不仅缺少文学水准,还多爆粗口,打打杀杀的语言不绝于耳。对此,孩子们与家长都处在完全被动状态,对儿童文化产品,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只有造成大的社会不良影响,才会引起重视。

  《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之所以能出版,并形成畅销之势,根本原因在哪里呢?一是从业者没有道德责任感,他们自己出版这些作品,或自己改编恶搞经典的作品,却不敢拿回家去给自己孩子阅读,他们明知道自己出品的文化产品有毒,却任其在社会传播,通过这些刺激荒诞内容,吸引青少年注意力,以期畅销获利;二是文化市场监管不力,中国友谊版的这本书,既有责任编辑,又有审查主编,一层层审查,却听任这样的读物出版,而市场上也是畅销一段时间后,才有家长举报,然后才轮到有关管理部门令其下架,它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已成为现实。

  还有就是,针对青少年的文化产品,应该有一个由家长与教育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定期审查或检查,譬如新播出的动漫电视,应该由家长们先审看,如同公开的听证会,家长签名认可,才可以播放。

  吴祚来(文化学者)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