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彭荆风心中的6部经典:不排斥先看影视剧再看书

2010年12月07日 11:12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彭荆风心目中的6部经典

  在今天这个速读时代,读书更要有所选择,著名作家彭荆风认为,经过锤炼的作品,每一本书中都有着作者修炼多年的成果,读者要学会在珍惜这份劳动果实的时候多读、精读,用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今年已年过80的彭老认为,并不排斥大家先看影视剧再去寻找书籍的做法,这有时对读书也是一种刺激。但每一个真正阅读过原著的人都会发现,只有书才拥有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心中那挥之不去的记忆。

  《边城》作者:沈从文

  即使没有其他作品,仅凭一部《边城》,也足以让沈从文这个名字不朽。在沈从文的笔下,《边城》是一个清新的童话,一首优美的牧歌。但它不是纯然明澈的,而是带了一点薄薄的凄凉。故事异常简单,山清水秀的小城,三个淳朴善良的少男少女,让这个故事染上了春天的味道,恬静与美好之间突出了那一丝丝的悲凉。《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它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每一位读者,都会为《边城》所呈现的如此美的人性、如此淡的意境、如此清新的氛围、如此醇的回味而沉醉。尽管《边城》中的故事与现在距离有些远,但其中那份至真至美的性情却是不变的,在读者的心中也会如一朵莲花盛放。

  《风云初记》作者:孙犁

  孙犁的《风云初记》是中国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经典,作品富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文笔如行云流水、明丽天然,别具风格。同是战争题材,《风云初记》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读书不应该仅仅从兴趣出发,有时候读一些各个时期的名著会让你的眼界开阔、心境豁达,学会书中的智慧、感受那份真情才是真谛,用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用思想的烛光点亮我们的灵魂。

  《儒林外传》作者:吴敬梓

  《儒林外史》开创了一个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和《红楼梦》一起,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儒林外传》将儒林中最真实、最辛辣、最幽默的一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阅读中看尽大千世界。读书不仅在于释放身心,还在于为我所用,用其中的道理来解答自己的人生。

  《西线无战事》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德国作家雷马克,一生只作过三项职业:士兵、记者和作家。就是这样一个人,给我们展现的战场是如此的真实。相比一般的战争题材,雷马克并没有将残酷的战争作为主要的记述对象,反而着眼于几个普通士兵在后方的生活。正是这些细节和前方发生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在战场是野兽,离开战场就是一个普通人。《西线无战事》中流露的不仅仅是战争的血腥,更有作为人所独有的那份自尊与人性。

  《孙犁散文选集》作者:孙犁

  很多人都会觉得,孙犁的散文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但这却是中国散文的经典,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就会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孙犁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真正读懂《三国演义》的人并不多,它的价值在于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人物的心理变化、战争战术的灵活运用,有些是电视剧所无法体现的。回归到最原始的小说中,可以感受斗智斗勇的每一个人物。读书读的不仅仅应该是人物和故事,也是对全书结构、语言的一种考验,作者的每一笔努力,都会给读者的阅读视野打开另一扇窗。

  记者 王莹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