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独特的地坑院营造技艺(图)

2010年12月14日 18: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座仍在使用的地坑院建于1976年。(资料图)

  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地上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空中发展,为何豫西地区的农村却保存有数量较多的地下民居?陕北等地的窑洞多依山开凿,为何陕县的窑洞偏偏出现在地平线以下?这种地下窑洞在营造技艺方面有何独特之处?

  据介绍,陕县一带的黄土具有很强的直立性,堆积层深300多米,抗压、抗震。10米深度之内都是土质纯净的黄土,紧密、黏着性好,摸起来十分结实,成团性非常好,这样的黄土层有非常好的隔音、隔热效果。

  此外,豫西地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最早记录“地坑院”的《西征道里记》出现在南宋之初的社会动荡时期。专家推测,正是动乱的战争年代催生了反向思维——盖不起房子,但可以挖得起洞,这种省工省料的“减法建筑”反映了该地区历史时期的民生状况。

  地坑院营造技艺极少见诸于历史记载,基本靠工匠口口相传,其建造过程涉及风水先生以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营造过程由业主自行组织人员实施。细细算来,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个环节:相地、方院、下院、打窑、饰边、碾场、安装、粉饰、排水、砌炕灶。

  陕县西张村镇南沟村的任芹苍,在当地被称为“懂风水的先生”。他说,南方地势高,动工选址时就要在南方挖主窑,其他方向以此类推。这种测算被叫做 “相地”。勘测人员用罗盘根据地形地貌、场地条件,确定宅向和宅型,主窑居东叫东震宅,其他依次为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

  在当地人看来,地坑院选址关系家族兴衰。动工前,他们要请勘测人用罗盘磁针结合磁偏角、风水避煞偏角定向,用线绳放线、土工尺度量、条盘定直角、木桩定位,长宽尺寸含五(土),这个过程为“方院子”。

  接下来的“下院子”,先由人工粗挖,用辘轳等工具取土,再由技术人员精修、刷洗,形成“嵌斗式”天井。大约半个月后,“打窑”开始,此阶段先挖门洞,再挖主窑,住进人之后,慢慢地开凿其他窑洞。

  之后是“碾场”,就是在拦马墙外侧修建散水场坡,过程中用石磙压实。“安装”主要包括修建窑隔,安装门窗。“粉饰”阶段,工匠们分层用麦秸泥粉刷窑壁和崖面,头遍粉刷窑洞顶部每五尺留一收缩缝。随后,他们开始修建排水设施,靠近厕所打一渗坑,直径近1米,深度与天井相同。室内设施方面,炕灶相连,土坯层数为“灶三炕四”,炕的长宽含“七”。

  尚根荣说,当地老年人多数都懂一些建造技术,但掌握核心技艺的人并不多。由于自上世纪70年代后,当地不再建造新窑洞,他们早已无施展机会。(图片由张儒雷、尚根荣、张琦摄)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