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学和影视从未如此亲密:到底谁附庸谁

2010年12月14日 19:5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学和影视,到底谁附庸谁

  随着电视电影的不断发展,图书和电影电视剧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影视走红之后,常常会有同名图书问世;而畅销书走红之后,被翻拍成影视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影视和图书,从来没像今天这样亲密。

  另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学也在这10年中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辉煌一时的纯文学渐渐走到了边缘的境地,无论是纯文学的几个大的评奖还是纯文学的阅读群体,都在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相比影视剧的火热,纯文学似乎越来越没有市场。人们不禁要问,文学是不是成了影视剧的附庸?!

  影视抢图书风头挺普遍

  荧幕上最先火热的就是金庸和琼瑶,一个是“武侠鼻祖”,一个是“爱情圣母”,至今二人的作品仍频频被搬上银幕。不得不承认影视剧的作用,二人的作品拿到当下,依然在不断地再版,销售量保持稳定的数字。不得不认识到影视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或者激发了人们对阅读原著的渴求。

  回望21世纪近10年的文坛,影视剧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助推着文学产业,并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不得不提到一些近年来,继续用影视剧炒热文学的代表作家,如六六、石康、麦家等。而文人与导演合作的现象也很多。其实电影《大腕》也是石康的作品。作家们看到了影视剧的巨大威力,一些作家开始积极地和电影导演合作,于是冯小刚和王朔的金牌组合成就了《甲方乙方》、《编辑部的故事》。“臭味相投”似乎更适合描述他们之间的合作,火了王朔,火了冯小刚。

  《蜗居》无疑是一例典型。新时代的写作人开始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居高不下的房价是人们的热议话题,那么这个题材的书籍与影视剧自然被中国人广泛关注。他们这类写作人似乎更能摸准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命运。跟着房价扶摇直上的是他们的名声。 2007年的《奋斗》让青春励志题材再一次焕发了生机。似乎年轻人也意识到,沉迷于爱情童话只是浪费时间,不如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同样可以活得更加精彩。火了励志精神,也火了编剧石康。

  影视剧先火了,随后是书籍。火爆银屏的影视剧带动人们对书籍的渴望,这一逻辑似乎很难打破。文学难道成了影视的附庸?

  代表书籍:《蜗居》、《奋斗》、《山楂树之恋》、《士兵突击》、《亮剑》、《风声》

  纯文学面临物质和功利挑战

  近几年“中国作家富豪榜”挺受人们关注。在第一次“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十位中,传统的纯文学作家占据了五席;而到2007年发榜时,这个数字降低到了四席;到2008年发榜时,前十名中已无一个传统文学作家;2009年和2008年基本一致。今年虽依然可以看到贾平凹、王蒙、麦家、周国平的身影,但这四名作家也依然在前十名之外,而他们的版税加起来(795万元)还不足郑渊洁的零头(1950万元)。这10年中,在人们的心中,是《狼图腾》、《我的名字叫红》、《追风筝的人》、《我们仨》、《兄弟》、《小春秋》等书在努力维护住纯文学的最后一道防线。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纯文学的观念、写作与市场也在渐渐受到冲击,有人形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纯文学已经七零八落,一年不如一年,纯文学正在文学与历史的洪流中大规模的撤退。是否真的是这样?从市场销量与口碑来看,从2000年起,纯文学中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并让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2001年的《王蒙散文》、《在路上》,2003年的《我们仨》,2004年的《狼图腾》、《我的名字叫红》,2005年的《追风筝的人》、《兄弟》,2006年的《浮躁》,还有今年的《小春秋》、《1Q84》。

  在80、90年代涌现出的纯文学一词,是否仍旧适合今天的阅读环境呢?有人把上个世纪80年代概括为“精神阅读”时期,以此和90年代的“物质阅读”、新世纪以来的“功利阅读”相区别。然而,随着“物质阅读”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趣味逐渐为另一种文学样式所建构。当今的纯文学,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另一方面,真正的文学阅读还需要有点闲心,那样才能让阅读落到实处。

  几年的畅销榜上不难发现,纯文学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本成为图书市场的宠儿,而这些书的成功规律无外乎两个,一个是文章内容的新奇,另外一个就是本书作者的名气,纯文学红就红在新奇和名气上。自2000年以来红遍大江南北的纯文学中,《狼图腾》、《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小春秋》等作品都胜在了内容的新奇上。出版业、编剧行业、市场、读者……太多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作家,在这个一环扣一环的循环中,作家要在智性写作和情感写作间作出平衡或选择。纯文学之船也渐渐偏向了智性写作。

  正如,著名作家张欣所说:“我是坚持小说要好读好看这一原则的,尽管我付出了代价,甚至要承担通俗作家的美名。但是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严肃的纯文学作家,别人误读我也没办法。有些小说十分艰涩,但只要有读者也很好。就像我们在超市买东西。有报纸出具资料数字,说中国有一半的人是不看书的,我当然还不会无聊到相信的程度,同时在心底发出怒吼,有些书号称发行量首印70万,这些书又卖给谁了呢?但毕竟我们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我就不希望我的书让出版社赔钱,既然是为大众服务,为何身段要如此之高? ”

  代表书籍:《王蒙散文》、《在路上》、《我们仨》、《狼图腾》、《我的名字叫红》、《追风筝的人》、《兄弟》、《小春秋》、《1Q84》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