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10年阅读:饱暖思健康 催出“养生热”

2010年12月14日 20:03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0年来,我们这样在阅读中走过

  从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就面临着多样化、娱乐化、类型化等多种趋势,2001年至今的10年来,兴起了网络文学(如《盗墓笔记》)、奇幻文学(如《哈利波特》)、健康养生类书籍(如《吃的真相》)、经管类书籍(如《货币战争》)等等,但也有在逐渐走向小众的纯文学(如《1Q84》),逐渐在走向成熟的80后作家(如《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等等。从进入新世纪至今,文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书目的盘点中能见到中国文学变迁的整个过程,并揭露其走红与萎靡背后的原因,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专刊试图追求对10年来的图书进行分门别类的盘点,并找出每类图书背后的社会阅读根源。

  养生国学联袂大红5年

  健康养生科普类书籍走过了20世纪70至80年代的低谷、90年代的预热,迎来了21世纪后的畅销,与健康养生类书籍一样受宠的,还有从2004年红火至今的“国学”。

  饱暖思健康 催出养生热

  从2007年到2010年,健康养生类书籍的热销程度被人们形容为是“五本畅销书就有一本养生书”。林光常、“刘太医”、中里巴人、马悦凌、张悟本成了“养生明星”、“神医明星”,声势浩大的健康养生类书籍充斥着中国的图书市场。但早在养生类图书兴起之初就有人指出,这些图书都有一个共性:中医旗号、不顾及现代医学常识、夸大人们日常行为对身体的危害、“养生”观点耸人听闻。

  但今年的张悟本风波,给本在兴头上的养生类图书热浇了一盆冷水,从6月份开始,健康养生类书籍在人们的心中可信度大打了折扣,就连销售也受到了影响。

  健康养生图书走红的背后原因,是人们吃饱了、穿暖了,就要想怎么样才能过得更加的科学,更加的健康。另外,养生书籍的火爆跟“国学”的火热有一定的连带关系;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顺带浮出水面。其三就是书籍的内容浅显易懂,没有很大的知识落差;最后是得益于出版商的系列化炒作的宣传方式。

  代表书籍:《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己》、《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从头到脚说健康》

  从《百家讲坛》到草根讲史

  2004年,史学家阎崇年受邀来《百家讲坛》讲“清十二帝疑案”,从那时起,《百家讲坛》开始走红,栏目定位也由人文、自然和社会转向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由于抓住了大众群体的兴趣所在,很快成为了收视率高的品牌栏目,这些从讲坛走向民间的学术大师也成为了百姓关注的明星人物。

  在电视栏目的红火势头下,很多敏锐的出版社开始纷纷与栏目组合作,将节目中各位大师的讲稿出版成书。《正说清朝十二帝》、《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丹<论语>心得》……这些图书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广泛的欢迎,销量长居排行榜的前列。

  当《百家讲坛》旗下的大军轰轰烈烈席卷图书市场的同时,在更有民间色彩的网络平台上,以《明朝那些事儿》为代表的“草根讲史”也兴盛起来。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国学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智慧,容易得到大众群体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的表现。另外,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态愈发浮躁的今天,《百家讲坛》系列等国学解读作品,恰似给广大读者架起了一座攀登山峰的云梯。以生动鲜活的语言通俗浅近地对国学经典进行解读,这些都是“国学热”走红的原因。

  代表书籍:《正说清朝十二帝》、《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丹<论语>心得》 《明朝那些事儿》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