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文化报:《让子弹飞》的对白属于彻底的疯狂

2010年12月22日 20: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可以说姜文导演上一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就有这样一种愿望:把类型电影和他自身对于电影的理解相结合,创造出不同的美学感受,但很可惜,这个尝试不仅姿态没能摆好,反而显得有些扭捏做作。而《让子弹飞》是吃了亏后的绝地反击。

  所谓类型电影,是指由不同题材或技巧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比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类型片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为主导的规范化审美形式;是大制片厂标准化生产的产物,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其目的和原则。

  姜文以《让子弹飞》在中国类型电影中迈出了难以估量的一步,也成为这类电影应该怎样拍的最佳例证。

  当胳肢人的语言不再因其贫乏的喜剧效果而产生作用,那么把这些语言解构出来,恰当地融进叙事就变得理所当然;当老三段的复仇故事已经随时让人猜到结局,那把故事分解后重新组合,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讲解就成了必需;同样,当镜头语言只剩下具有乡土特色的恢宏大场面时,只用最简单原始的特写效果也很好。《让子弹飞》赢在语言、赢在故事结构、赢在画面美感。

  叙事是一把双刃剑。有人说,电影分为追求叙事和不追求叙事两种。而如何来衡量一个电影的叙事愿望,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让子弹飞》,讲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而恰恰是这种对情节的不刻意,对于叙事愿望的舍弃,反而成全了本片的一个主题“让子弹飞一会儿”——让风吹一会儿,让太阳晒一会儿,让子弹飞一会儿,在纷繁快速的叙事中,稍停一下,让观众思考一下。

  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让子弹飞》的镜头始终有一种姜文式的闷骚与张狂,似乎他的力量不打开,却永远能让人感到他即将爆发。《让子弹飞》在镜头语言中尽可能弱化了大场面的全景调度,而用更多近景、特写镜头来铺展故事结构,在这些结构中用更多的冲突蒙太奇手法,一方面强化镜头对故事解析的节奏感,另外一方面给观察者一个多维度的空间。这种在法国艺术片中常有的表达内心活动的镜头,偏偏用在表现丑陋人物表情上,特别的心理误差就此出现,当然选择近距离跟拍,强化镜头突兀的感觉,这是很直接很强大的。

  与镜头的含蓄相比,《让子弹飞》在对白方面属于彻底的疯狂,不仅仅是有着简单的机智对话,更有着不少“很黄很暴力”的隐喻,并且每一句“箴言”都由演员以扭曲的表情呐喊出来。不知道姜文心中到底积攒了多少力量,要这样一次性爆发出来。

  不得不提的一个桥段:黄四郎命人假装张麻子的部队强奸民妇。次日张麻子开大会调查此事,其部下针对自己不会做此事而给出了“琳琅满目”的解释,张麻子最终一句:听出来了,你们个个都身怀绝技!真可谓意味深长。

  陈 浩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