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柠:过于务实的文化就是中老年文化

2010年12月26日 15:0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过于务实的文化就是中老年文化

  又到年终盘点的时候,还是老问题:今年你读了什么书?遗憾的是没有读什么新书。近期重读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依然觉得他的“历史三峡说”有点虚张声势,一厢情愿。根据推背图,他掐指一算,说开始于1840年的中国文化第二次转型,将于2040年结束。届时中国将走出历史的“三峡”,奔向大洋大海,眼前天开地阔。这好像有点八卦啊。

  不过,他对晚清和近代人物的评价,倒是十分精辟,读来如见其人。其特点是:翔实严谨的史料,知人论世的老辣,以及语言文字的幽默。我发现,唐德刚这位安徽人,对广东人十分感兴趣。评价广东人,占据了这部书的很大篇幅,从洪秀全到孙中山,从康有为到梁启超,洋洋洒洒,如数家珍。这些广东人之所以成为他论述的主要对象,当然与中国近代史的特点有关。由此,我想起自己一篇讨论岭南知识分子的文章,转述出来与大家交流。

  近现代以来岭南的知识人有一些共同特点:与其说他们是知识分子,不如说他们首先是革命家。他们满怀晋人陈仲举那种“扫天下”之大志,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古代士大夫的传统信念(康有为、梁启超自不待言,潘达微、张竞生也是如此)。良相治病国,良医治病人,都是社会实践的范畴。因此,他们的第一选择似乎并不是以知识(治疗语言之病和思维之病)为业的知识分子,而是满怀改良社会冲动的实践家、革命家。

  岭南知识分子的特点是,重实际、轻玄想;革命行动在先、沉思默想在后。带有玄想色彩的知识生产,往往是他们在改良社会或革命实践遭受挫折之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甚至可以这样说,知识生产,成了他们革命斗争和社会实践遭遇失败的一种弥补。于是,实践的逻辑暂时被语言的逻辑所取代;行动的逻辑暂时被幻想的逻辑所取代;革命逻辑的断裂,在一种虚拟的知识逻辑内部,像种子一样得以连续和保存。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走出书斋,走进广场和人群,以便接续那个暂时被中止的革命逻辑。这无疑是一种“浪漫主义”姿态。革命的浪漫主义想象,就是试图用一种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形态,中止和取代现存的社会形态,其中充满着变革的想象,以及毁灭性的冲动。

  换一个角度看,岭南知识人过于注重社会实践层面,相对忽略知识生产史的连续性,形式演变史的连续性。他们总是突发奇想,突如其来。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在实践层面,思维前卫,敢想敢为,因为他们地处沿海,较早接触外部世界的新信息,得风气之先,对新事物也不排斥,并且试图立刻将那些新的思维、新的东西搬到中国的土壤上来。第二是在言论层面,大胆、敢说,天高皇帝远,自由言说惯了,没有什么忌讳,既不考虑政治权力的权威性,也不考虑知识权力的权威性。第三就是思维方式层面,直截了当,直奔事物和生存的核心,不在学术思维或者理性思路的半道上纠葛,直奔问题的核心。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他们往往是说话说了一半就停下来了。

  既然知识逻辑成了革命实践逻辑的一种暂时替代,那么,他们就不在乎知识生产本身的逻辑之间,以及知识逻辑的连续性;当然,更对纯粹的知识话语所特有的“符号游戏”性质,持否定态度。因此,岭南知识人的知识生产,往往以一种极端超前的姿态出现。它不但不强调逻辑之间的历史关联性,而且总是极端超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他们一旦发现某种知识不能付诸实践,便弃之如履,另一种新的想象模式便取而代之。这就是为什么岭南人的知识生产模式既新颖,又超前,且易变,同时也往往如海上吹过来的“穿堂风”,呼啸而过,却难以长存的主要原因。

  知识生产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它与现实的社会实践之间,的确存在一种隐约而又松散的关联性,但它并不必然完全依附在社会实践之上。也就是说,有些知识,不一定能够立刻转化为社会实践。它可能生成一种幻想的符号体系,与社会实践之间形成一种虚拟的互补关系。如果一种知识话语不能够及时转换为社会实践话语,我们就将它抛弃,转而另辟蹊径,另起炉灶,那么,我们有可能永远不断地回到思维的零起点,在问题的ABC层面徘徊。

  上面这段话可能有点绕,读来不轻松、不过瘾。我是想说,在文化积淀过程中,必须要将务实与务虚结合起来。务虚有时候也非常重要。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吧,谈恋爱是务虚,结婚是务实。尽管人们不可能只结婚而不谈恋爱,也不会只谈恋爱不结婚,但是,“谈恋爱”,也就是“务虚”,毕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年轻人喜欢务虚,感情用事;中老年人更务实,理性算计。过于务实的文化,就是中老年文化。

  文化批评家 北京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