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逛古董博物馆 打开尘封记忆(组图)(2)

2010年12月30日 14:07 来源:新闻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环境古朴的“藏筷馆”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藏筷馆:采撷食箸文化

  多伦路文化街上,有座不太起眼的“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我们在那里碰到了筷子收藏家蓝翔老先生。已是耄耋高龄的老先生,收藏了古今中外2000多双筷箸,包括金筷、银筷、象牙筷、玳瑁筷、珊瑚筷等各色筷子。

  一说到自己的筷子宝贝,蓝老脸上就漾出几分兴奋,他说自己近30多年的精力都花在了收藏筷子上,曾经周转全国各地淘筷子并且一掷千金买下,花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在店堂里,蓝老给我介绍起一双为店庆十周年而特制的红木筷子,筷身长199.8厘米,远远高过成人个头,象征1998年店庆,它采用美国进口木料制作,重达7.5公斤,在筷子顶端方角八个面上,分别刻有“八仙”的法器,所以取名“暗八仙”,筷身上亦有精雕细琢的贝壳镶花,这双筷子后来被收入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在蓝老的“藏筷馆”中,也有不少精品筷子,例如一把清代藏族珊瑚七星刀筷,长约半米,把藏族的游牧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 7颗红珊瑚分列雕花刀鞘上,刀柄则嵌有绿松石,一双小巧铝筷,插于刀身一侧,链子上则拴有火镰,这是一种野外取火的工具,这双筷子蓝老从拉萨费劲周折淘来的。

  聊起筷子的历史,蓝老说中国人拿筷子吃饭也经历了三四千年的历史,但专心研究筷子文化的人却甚少。蓝老推断,中国出现筷子应该是在大禹治水时期,而到出现现代筷子的雏形,当中大约经历1000多年的时间,这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举行国宴时,尼克松已经学会了使用筷子,后来这双筷子被欧美收藏家收藏,蓝老强烈地感觉到收藏筷子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儿女的责任,他便开始了收藏筷子和撰写筷子专著的工作。

  “藏筷馆”开张11年间,先后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上海总领事也陆续来参观过。

  几年前,蓝老撰写了《中国筷子》一书,成为写 “中国箸文化专著第一人”。后来他远赴北京外文出版社想要出本英文版,当时没有名气的他吃了很多“闭门羹”,但蓝老没有放弃,出版社终于被他 “软磨硬缠”的毅力所感动。英文版成功出版后,法国的出版社专程找到了他,要求出法文版,正当蓝老在北京重新整理文稿之时,传来了老伴病危的消息,蓝老却没有时间回上海陪老伴。法文版如期出版的时候,老伴走了,蓝老默默将新书带到老伴的墓碑前缅怀她,“她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 ”

  目前,蓝老正在筹备成立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春节后他撰写的新书《筷箸史》也将出版上市,如果你对筷箸文化感兴趣,不妨来多伦路欣赏一下这些古董筷箸。

  发现地:多伦路191号交通:轨交三号线东宝兴路站、公交18路、167路等可达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