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迈克尔·翁达杰 :以诗意抵抗真实的残酷

2011年01月27日 18:14 来源:文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欧美文坛最具独创性的作家之一

  翁达杰:以诗意抵抗真实的残酷

  1

  “小说是一个大口袋,它可以容纳任何东西,只要你找到某一种方式把它们架构起来。”在与爱尔兰作家科伦·麦肯的对话中,迈克尔·翁达杰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他在创作中注重文体实验的注解。尽管,他声称自己从未打算做一个实验作家、或过度专注于小说文体。说他的写作过于激进,则是因为当下的小说看似前卫,其实依然非常保守。“既然二十世纪的绘画与音乐都经历了种种激进的变革运动,小说又有什么理由仍停留在相较固定的形式?”

  正如他自己所想,作为在诗歌与小说领域,都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翁达杰最大限度地对传统进行了反叛和颠覆。在小说中,他打破了与其他文学体裁的阻隔,将诗歌、笔记、传记、医学档案、病史记录、新闻报道等融入其中;他同时还颠覆了小说创作的传统套路,呈现给读者一种“非小说”的文学图景。而这似乎恰好印证了他复杂的血统。翁达杰1943年出生于斯里兰卡一个富裕农场主家庭,他的身上流着荷兰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等多个民族的血液。他在父亲的大茶园里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

  11岁时,他跟随母亲来到英国伦敦,在那里读了小学和中学;

  1962年,他从英国来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就读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此后主要在多伦多一所大学教授英语文学。

  如此,翁达杰作为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无国界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写作一种“世界小说”,便是理所当然。他“跨文体”的写作给图书分类带来了麻烦,有的机构只是粗略地将他的作品分成“散文”与“诗歌”两类;不同的文学史家将他的同一部作品分列于“回忆录”和“小说”门下。他独特的写作实践,同样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的挑战,有意思的是,这并不妨碍他作品的畅销。

  1992年,《英国病人》让他获得该年度布克奖,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更是包揽了1996年奥斯卡的9项大奖。发表于2007年、去年年底引进出版的《遥望》,为他赢得了当年的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尽管翁达杰极富独创性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引来一些争议,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他杰出的叙事艺术拓展了小说的疆域。也因为此,有评论认为,翁达杰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堪与翁贝托·艾柯等后现代派小说大师并肩的重要地位。

  2

  据说,翁达杰喜欢使用笔记本写作。他通常会手写完成最初三四稿,有时还用剪刀和胶带,对段落、甚至整个章节剪剪贴贴。他的有些笔记本,里页叠着四层稿纸。对于他来说,写作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他要做的工作主要就是整理和重写语句,因此他简直没法理解文思堵塞是为何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写作如何不同凡响,这种癖好,却关联着他独出机杼的写作手法。翁达杰总能以一种饱含激情和诗意的笔触,用一种文化杂汇的微妙组合,将虚构与事实、抒情与机智、反讽与幽默、诗歌与小说、新闻与笔记等等,完美地融为一体。

  出版了两部诗集后,翁达杰开始了小说和其他文体的实验。

  1970年,他出版了一本跨文体的作品《小子比利作品选集》,假托美国历史上出现的草莽英雄、左撇子枪手小子比利的作品集的名义,运用多层结构和后现代的拼贴手法,把历史传说、作家想象杂糅在一起,探讨了美国梦的暴力特征。六年后,他推出长篇处女作《经过斯洛特》,小说以爵士乐先锋、吹奏短号的查尔斯·巴迪·博尔登为主人公,他嗜酒成性,与两个女人有瓜葛,被死亡的恶梦所困扰,以致31岁时发疯。从零零落落的事实中,翁达杰重构了这位爵士乐殉难者起伏跌宕的一生。

  更激进的文体创新,则始于1982年发表的《世代相传》。在这部追述自己在故乡斯里兰卡成长过程的回忆录里,翁达杰一反传统小说的线性模式,将时间、地点、章节结构统统打乱,重新编排,并僭越文体界限,以民谣、诗歌、照片、地图、采访记录、录音材料、档案等夹杂其中。文体革新,为这部小说赢得了“后现代编史元小说”的名声。五年后,翁达杰出版了《身着狮皮》,这是他首次真正触及加拿大题材。书名取自于古代巴比伦的神话传说史诗《吉尔伽美什》,说的是英雄吉尔伽美什在朋友死去之后,独自披上狮子皮浪迹于荒野之中。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为他赢得了“立体主义”小说家的声誉。

  在此后的《英国病人》中,翁达杰的小说艺术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呈现。他以一种优美而抒情的笔调,营造了一个在二战末期,已渐渐远离战争的弥漫着朦胧诗意的“心灵田园”。生活在这如画“田园”中的四个人,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加拿大籍哈娜的生父、继父与生母皆为了建设英国殖民地而受伤致死;卡拉瓦吉欧为英国做谍报工作而被德军截断双手;印度锡克教徒基普内心极度痛恨英国殖民主义;来历不明的“英国病人”奥尔马西伯爵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烧伤。小说紧扣殖民主义和战争暴力下的精神创伤,试图通过跨民族、跨文化、跨历史的“超越性理解”,寻求“灵魂之伤”和“生命之缺”的治疗与救赎。

  发表于2000年的《菩萨凝视的岛屿》,有着和《英国病人》相似的主人公阵容,同是一女几男:法医安霓尤,考古学家瑟拉斯,医生迦米尼。三位拥有不同职业的人面对相同的背景:战乱,死亡,黑暗混乱的政治局面。或者,每个人心里都存在着一个需要被拯救的世界,他们默默地构想着自己的拯救之途。拯救的意愿把他们紧紧连接起来,而不同的方向却让他们最终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3

  如果说,在翁达杰的这四部长篇里还能依稀勾画出故事情节的完整面貌,在《遥望》中,这种勾画本身或许就是一种误读。小说书名“DIVISADERO”来自西班牙语,有两重涵义,其一为“分隔、分离”,其二为“远观、遥望”。正如书名所预示的那样,小说奇怪地“分裂”成两个部分,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只能说,这两个部分是互相“遥望”的。

  加利福尼亚北部的农场,父亲和女儿安娜,养女克莱尔和养子库珀生活在一起,生活平静,但正在长大的孩子们内心波涛涌动。十六岁的安娜和库珀之间的私情被父亲发现,安娜出走,成了一个文学研究者,到法国乡村研究已故作家塞古拉的生平,库珀成了一个赌场牌手,克莱尔成了一个公设辩护律师的助手。多年后,克莱尔遇到了库珀,但库珀很快就因遭受殴打而丧失了记忆。而安娜与他们失去了联系,她在法国遇到了一个叫拉斐尔的吉他手……

  就如支离破碎的情节所呈现的那样,小说的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块状的,像是几个完全不同色系的色块,被并置于画布之上,互相之间或有重叠,或有冲撞与呼应,它们之间并没有时间的逻辑关系,就像一部时空交叉的电影,读者唯有依靠自己的想象和敏悟,才得以建立一种可能的“整体”。

  然而,如同翁达杰的其他作品,《遥望》中复杂错乱的创作艺术,并没有淹没他敏感的心灵。小说里尼采的箴言重复响起:“有了艺术,我们才不会被真实的残酷所毁灭。”很显然,翁达杰的创作并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样本。相反,它以艺术抵抗真实的残酷,以诗意慰藉创痛的心灵,正因为此,他的诗意与关切才如此震撼人心。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