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申遗后的“元上都”:沙地变绿带 枯河又重流

2012年11月07日 16: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锡林浩特11月7日电 (李爱平)内蒙古正蓝旗宣传部7日对外宣布,流经“元上都”遗址的上都河在断流近20年后,开始“重流”。这是元上都申遗成功4个月以来,当地政府大力改善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的又一举措。

  “元上都”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今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正蓝旗宣传部副部长高家鑫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受上游河北省沽源县建设水库截流影响,流经“元上都”遗址的上都河水量逐年减少,加之干旱,最终断流。断流导致流域范围地下水位下降,上都河两岸由昔日草甸草原退化为干旱草场,元上都遗址所在的金莲川草原湿地生态受到严重破坏。

  “申遗”成功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正蓝旗环保局即在遗址旁设立了文物保护工作站、环保监测站,且制定了监测、防沙、治沙方案,开展了围封转移、草畜平衡等工作。目前,元上都遗址所在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一带,一改往日黄沙遍地景象,已形成长420公里、平均宽3公里,乔灌草木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植被盖度达70%以上。

  断流20年的上都河“重流”,显示政府改善“元上都遗址”自然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决心。此前,当地已有效治理了遗址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

  内蒙古正蓝旗水利局局长王吉荣说,“申遗”以来,保护遗址周边生态景观、恢复上都河湿地系统、解决上都河水断流问题随之被提上议事日程。为此,当地官员专赴河北省沽源县进行了协调,沽源县最终同意以每秒1到3.5立方米的水量向上都河放水。

  王吉荣称,今年10月下旬,海河水利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了协调会议,最终“商定”:在每年5月初至7月底,沽源县水库以每秒不少于1立方米的流量,定期向正蓝旗金莲川湿地补水800万立方米,保证进入正蓝旗境内水量不少于500万立方米。(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