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莫言谈获奖后生活:写作也是发声 盼重回书桌(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4月02日 2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称曾误解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才是根本衡量准则

  莫言表示,自己曾经对诺贝尔文学奖抱有几丝幻想,但最近几年心中想的是“这件事跟我,仿佛是擦肩而过的两颗行星,已经是渐行渐远了。”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心中也有一个诺贝尔“潜规则”,知道自己不符合。

  “这也是我获奖后引发争议的重要原因。可见,包括我自己在内,对诺贝尔文学奖都曾有严重误解。”莫言说。

  莫言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首先是文学奖,然后才是其他。它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文学,然后才可能是其他的东西。这个奖项最根本的意义是它的文学意义,而不是其他。在瑞典领奖的十几天里,通过与瑞典学院的院士以及瑞典各界的广泛接触,自己深刻认识到:瑞典学院从来就是把作家的文学成就当成最重要的标志。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诸多传言,基本上是一厢情愿的虚构。

  回应质疑:获奖不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写作也是一种发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莫言表示,这在中国尤其是个问题。是否要改变自己一贯的行事风格,这也是个问题,甚至是个难题。

  他透露,自己获奖后,有些亲戚朋友来找自己帮忙给孩子找工作或者打官司,还有些素不相识的人写信或者上门借钱。还有一些人希望自己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身份发言,借以改变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些基本上是两难选择,帮了他们势必会影响其他人。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