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默思《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我们有证据!
2007年10月15日 10:03 来源:北京日报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七十周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首批八本书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三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四册)和原日本老兵东史郎的绝笔《东史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一书问世,填补了历史文献与研究的空白。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专门为新书举行了首发式。 中新社发 何平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拿证据来!”日本右翼分子说。他们向我们要南京大屠杀的证据。

  我们与这些右翼分子打历史官司,说到底,就是打证据。

  我们遇到的对手,是一群不见证据不服软的对手。整个日本民族,证据观念都是极强的,不只是右翼分子。所以,我们拿出的证据,不只是给右翼分子看,也是给整个日本国民看,特别是给读了伪史教科书的年轻一代看。当然,还要给国际社会看。

  日本人证据意识强,渊源有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学到了西方的科学精神,学会了西方学术的实证方法,凡立一说,必讲证据,必以事实材料为立论根据,而且举证崇尚绵密,不惮繁琐。若是看一看日本人写的学术论文,便可一目了然。这是一。其二,日本是个法制森严的国度,一般平民都有很强的法制观念,由此便自然孕育出了浓烈的证据意识,涉讼时擅长举证不说,平时争辩也动辄要别人“拿证据来”。崇尚证据,几乎成了日本的国民性。

  这种国民性本来是个好东西,但一到了心术不正的右翼分子手里,就仿佛变成了“皇军”手里的武器。

  这种既崇尚证据又心术不正的对手,着实不好对付。

  我们怎么办?只能拿出证据来!而且要拿出法理学意义上的确凿证据来。空说“铁证如山”是无效的,尽管南京大屠杀天日昭昭,举世皆知。

  证据,其实是举不胜举的,但是,真正有效的、能够制服右翼分子的证据,却又并非是唾手可得的。回想当年东京审判、南京审判,虽然世人皆知松井石根、谷寿夫等人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但要定他们的罪,仍须以法律承认的证据为依据,而最后也正是靠了这样的证据才使恶魔受到了严惩。

  但是,搜集这样的证据并非易事。当时我方提供给法庭的500多件案例,便是费了极大的努力和周折才搜集到的。关于这些证据之不易得的情形,我方当时有一份报告书这样写道:

  涉及名誉赧然不宣者有之,事过境迁人去楼空者有之,生死不明无从探悉者有之,故此五百余件均系经极大困难所访得。

  实际上,当时南京大屠杀刚刚过去没几年,殉难者的血仿佛还没有干,而证据就已经如此难以搜集了,更何况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

  然而,正是在这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日本右翼分子向我们索要起了证据!猛然,我们醒悟了,我们发现了自己的失误——战后这几十年中,我们竟未曾用心去刻意地搜集和保存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以致大量的证据被损毁和消失。譬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建在当年屠杀现场上的,但施工时却没有注意寻找遇难者的遗骨,直到纪念馆建成后整理草坪时才发现遗骨。对这一重要失误,一位研究者曾极惋惜地说道:“当时就想赶快把馆建成,却没有注意挖掘这么重要的历史证据。”再如,通过向大屠杀幸存者做调查以获得证据,本来是早就应该做的工作,但直到近些年才动手,结果,很多当事人早已亡故,证据也随之湮灭。虽然这项工作后来有所收获,但正如许多研究者所叹息的:我们动手太晚了!即使是在调查大屠杀幸存者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不少失误,比如,一些执行调查的人员由于不够专业或是草率,没能在调查问话时对幸存者做正确的调查引导,致使得到的调查材料上不少写的都是诸如“我们家门前堆满了尸体”、“鬼子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之类的证词,而这些证词在法律上几乎没有证明力。

  反思我们的失误,它说明了什么问题?一方面,固然说明我们民族太善良,常怀“以德报怨”之心,总把别人往好处想,结果君子被小人算计;另一方面,也说明国人的证据意识太淡薄。

  何以证据意识淡薄?我想,原因大约有三。长期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使国人养成了一种稀松凑合的思维习惯,凡事不大较真,得过且过,相反,凡事都要认真“确认”的习惯却没有养成。此其一。我国的文化传统中有轻视科学技术的弊端,诸如举证、求证、论证之类的逻辑思维方法很不发达,实际上也就是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不发达。此其二。人治传统在我国一向居于主流位置,权势往往是大于法制的,所以证据在解决纠纷乃至打官司时常常并不是最重要的,因此人们的证据意识并不十分强烈。此其三。或曰,我国传统学术中不是产生过崇尚证据的乾嘉考据学派吗?不错,是有这个学派。但他们的考据思想和方法并不普及,而且近几十年来还时常受到讥贬,谓之“饾饤琐屑”。以上种种,都聚而成为酿成国人证据意识淡薄的酵母。

  右翼分子强烈地刺激了我们,激起了我们奋起纠正以往的失误。近些年来,不论是一些官方机构,还是民间人士,很多中国人都在自觉地做一项工作,就是搜集日寇侵华证据,举凡能够证明日寇侵华罪行的人证、物证、书证等等,都在搜求、保存之列。《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编纂出版(南京出版社2007年出版,朱成山主编),可谓这种搜集证据行动的一个大动作。这部《名录》,是历史上第一部印成书籍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厚厚7大册,载入遇难者9000余名。这既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档案,一部有力的证据集,也堪称一尊镌刻着殉难者名字的纪念碑。

  略举两位遇难者的情况记录,以见《名录》的体例和内容之一斑。

  高大有男60岁厨师遇难前家庭住址为中华门外宝塔根105号,遇难时间为1937年12月16日,遇难地点在自己家,遇难方式为被日军枪杀,加害日军部队番号为中岛部队。

  黄蜡红女8岁汉族南京人遇难前家庭住址为中央门外五班村,遇难时间、遗体掩埋时间为1937年12月,遇难地点为中央门外五班村家中,遇难方式为被日军枪杀,遗体掩埋地点为迈皋桥回子山。

  可以看出,《名录》的体例是相当严谨和科学的,所记录的内容,包括遇难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遇难地点、遇难方式、掩埋时间和地点、加害者部队番号等十多个项目,这种记录方法,全面呈现了遇难者的情况,其具体性、完备性,使之具有了法律证据的特质。《名录》的严谨和科学,还特别表现在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身份的识别和确认上。体例规定,书中所载的遇难者,其遇害的时间,必须是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至1938年1月底之间,因为这个时间范围是东京法庭所认定的南京大屠杀的时间范围,只有在这段时间内殉难的,才具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身份。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名录》的科学性,亦即证据的确凿性,只有这样,才能不给右翼分子以口实。为此,许多在这段时间之前或之后不久在南京殉难的同胞,就只好不记入《名录》了。这样的一份《名录》,无疑是非常专业、正规和科学的,是证明力极强的法理学意义上的确凿证据。这是真正的铁证如山。

  在这样一份证据面前,日本右翼分子倘若不是耍赖,不是死硬地与中国人民为敌,那么他们就应该有所震动,有所醒悟,而日本年轻人如果看了这份证据,也应该对自己读过的伪史教科书发生怀疑乃至抛弃教科书上的谎言。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脑找证据。”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还将继续这样做。我们不能稍有怠懈,不能停下来,因为日本右翼分子总是没个完。我们不仅要编纂《名录》这种人物档案性质的书,还要编纂其他类型的有保存历史证据功能的书籍,如口述史、各种资料汇编、图册等等。举凡具有历史证明力的人证、物证、书证,都应该在我们的搜集、整理、编辑、出版的视野之内。要抓紧时间办这件事。时光流逝越久,证据就越难以搜集。

  30万冤魂在看着我们。为他们讨说法,伸张正义,是我们生者的天职。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告慰死难的同胞。(徐水涯)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拟设历史证人档案墙
·最早向世界公布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杂志现身河南
·日本友人前来南京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等一批文献书籍问世
·经历都能拍一部电影--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
·南京学者痛斥日本右翼“南京大屠杀仅两万人”说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老外演奏家动车上飚京骂 北京市98%乘客主动让座
-首博展出鉴宝节目赝品 沈尹默手稿被疑来源非法
-乐嘉"写给15岁的女儿"感动网友 微博"包大人"很忙
-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 彭德怀为军需拍案
-澳洲5岁画家挣10万英镑 "丨"字笔顺不同读音不一
-榆林明长城面临毁坏 明清石刻龙修复 被斥似猪嘴
-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去世 友人称其生活极其简单
-刘闻雯:我是货真价实作家 文化墙苏轼词配杜甫像
-网友带"外公"玩遍七大洲 大学生手绘孙中山扑克
-古代女状元批驳"女子难养" 海伦·凯勒曾试图私奔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