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另一种途径解读莱辛:诺奖总透露出"欧洲中心论"
2007年10月16日 17:35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背景新闻

  2007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即将年满88周岁的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颁奖公告中说,多丽丝·莱辛“用怀疑、热情和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日前,本报记者特地连线原《译林》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现《译林》出版社编审王理行,就多丽丝·莱辛这个二战后世界文坛最具独创精神的女作家的相关话题进行了一场饶有趣味的对话访谈。

  诺贝尔文学奖是用来肯定一位作家一生的创作成就的

  记者:多丽丝·莱辛已88岁高龄,是英国文坛祖母级的人物,此时授予她诺贝尔文学奖是不是对她之前成就的安慰,是不是有点意外?

  王理行(以下简称王):今年居然是莱辛得到世界文坛上的最高荣誉,让许多人觉得意外,甚至称之为爆冷。其实,凭莱辛的文学创作实力和成就,她早就该得诺贝尔奖了,她连续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起码已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只不过在那么长的时间内,许多人年年都认为她该得但她每年都落空,再加上她创作的高峰期早已过去,人们逐渐对她获奖不抱希望了。今年,她却获奖了。这一点大大出乎看好她和不看好她的所有关心诺贝尔奖的人的意料。进入21世纪后,诺贝尔文学奖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明显现象,就是对普通读者,甚至对许多文学专业人士来说,得奖者让人觉得越来越陌生,或者越来越出人意料。

  记者:进入新世纪后,相继有维·苏·奈保尔(2001)、哈罗德·品特(2005)和这次的多丽丝·莱辛三名英国籍作家获此殊荣。这是不是标志着英国文学在新世纪的又一次复兴?

  王:一定时期内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数量,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文学创作的水准及其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力。平心而论,百余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虽然说不上个个都是当年世界文坛上傲然屹立于最高峰的作家,但是,应该说,每一位都是在一定的水准线以上的。英国进入新世纪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有三位作家获奖,确实足以说明英国文学创作的总体水准可以傲视世界文坛,获奖的这三位作家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确实都堪称当今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英国文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备受瞩目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别文学之一。自1901年开始的诺贝尔文学奖前100年的历史中,英国有8位作家获奖,位居世界第三位。最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有三位作家获奖,可视之为英国文学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别文学之一的标志,但视之为英国文学在新世纪又一次复兴的标志,恐怕不妥。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是用来肯定一位作家一生的创作成就的。每位作家得奖时,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往往早已过去,有的甚至已基本停止文学创作,其代表作在十几甚至几十年前早已出版并在本国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自己的影响。

  另外,必须指出,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只有一个,与此同时,每年都有一批具备获诺贝尔文学奖实力与成就的杰出作家未能得奖,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永远也得不到这一奖项。由18位瑞典专家组成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是有局限性的。

  诺奖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透露出“欧洲中心论”

  记者: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的局限性呢?

  王:纯粹的文学事件同时又能成为全球性的新闻事件,能引起大众媒体持续的广泛的兴趣,至今只有诺贝尔文学奖能够做到。诺贝尔文学奖走过了百年历程后,每年在确定获奖作家时,仍然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即诺贝尔文学奖是要颁发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文学自然仍是其评委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已不是唯一的因素。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团的成员由中老年语言学家、文学批评家、历史学家、作家、翻译家及一名律师组成。他们自有其特定的文学观、价值观,也自有其各方面的局限性。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想尽量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力争推出有价值的新人。如果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都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么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轰动效应一定会大打折扣。而经常在一批公认有资格获奖的作家中选取相比之下不大被人注意的作家,甚至选取被广泛忽视而又确实已达到一定水准线之上的作家,则更能体现其判断的独立性,更能引起媒体、文学研究专家和大众较长时间的关注和兴趣。

  对于用英语、法语、德语等欧洲主要语言以外的语言创作的作家来说,要受到评委们的青睐,最好设法把他们的作品先译成瑞典语出版。否则,评委们看不懂,你写得再好也是白搭。

  该奖评委在国别与地域的分布上也是有专门考虑的,尤其在近年,弱小国家、民族或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西方价值观或与之较接近的价值观较容易认同。瑞典虽然只是一个欧洲小国,但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选择上,仍然可以看出他们自觉或不自觉中透露出的“欧洲中心论”。

  莱辛用妇女的命运来反映社会和更为普遍的人生经验

  记者:诺奖颁发给女性作家还是少见的,多丽丝·莱辛是第11位。作为女性作家,她非常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关注女性的独立,女性参与社会的挫折和成长,以及女性决心独立的心态。多丽丝·莱辛的创作绵延半个世纪,其题材非常广泛,思想又十分丰富。您能不能为读者对她的创作风格和特色纵向梳理一下?

  王:在一百多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女性作家的获奖者仅占十分之一,这无论如何都有性别歧视的嫌疑。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浪潮的不断涌现,从事文学创作的女性越来越多,杰出的女作家不断涌现,其创作成就丝毫不亚于杰出的男作家。近二三十年中女性获奖者比例增多的趋势,大概可视为该奖评委们顺应客观对象变化之结果。这种趋势应该得到强化。

  莱辛的创作题材之广泛、思想之复杂、形式之变化,都是罕见的,使她堪称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作家。莱辛的作品中几乎涉及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问题和思潮。她的创作从早期描写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逐步转向后来表现未来社会和幻想的太空世界,其中最基本的主题是政治和妇女的命运。她的创作深受19世纪法国和俄罗斯现实主义大师的影响,反映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和道德氛围,同时又顺应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创作形式上不断求新、求变的潮流。她以罕见的深度和广度反映了妇女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同时一贯反对把她的作品用作性别战争的注解。她认为,妇女解放是世界进步中的问题之一,只能随着其他问题的解决而逐步解决。她的创作始终是要通过个人的命运,尤其是妇女的命运,来反映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更为普遍的人生经验。

  她的主要作品,有《暴力的孩子》五部曲、包括《幸存者回忆录》在内的中老年妇女为主人公的小说和以银河系为背景的太空科幻小说五部曲。

  记者: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形式奇特,被视为她的代表作,也是女权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甚至被称为女权主义的圣经。它奇特的形式和独特的内容是怎样巧妙结合的?

  王:1962年问世的《金色笔记》,记录的是女主人公安娜·伍尔夫在取得相对独立后更为隐蔽而艰巨的斗争。她已取得易卜生和肖伯纳戏剧中现代“新女性”所不可企及的生活上的独立与自由,但仍然面临着正把她推向精神分裂边缘的更深沉的生理、心理、意识层次上的困境和抉择。这是身处现代西方社会的妇女的普遍性的困境。作者在此书里寻求小说结构和叙述方式上的突破和创新,“要使一本书的组合形式本身不需文字说明就能表明意义,就是通过书的结构形状说明问题”。该小说以身为作家的安娜所写的小说《自由女性》的最初几部分作为开头,随后是四部笔记:黑色笔记回顾安娜在罗得西亚的经历;红色笔记描绘她的左派政治活动;黄色笔记里她在进行另一部小说的创作;蓝色笔记是她的日记,其中多处直接探讨男女关系并展示女性最隐秘的性经验。四部笔记均为第一人称,时间跨度为1950年至1957年。其后为金色笔记,记述安娜与美国作家相爱获得“完整自我”。最后,整部作品以小说《自由女性》的最后一部分结束。《金色笔记》破碎的拼合形式和女主人公零乱破碎的意识与经历相映衬,折射出人生经历的散乱,但其中处处显示出作者严密的控制和精心的组合。它的意义,远远超越自身的经验,反映了莱辛对时代本质和人类命运的独特思考与深刻认识。她认为,四分五裂的世界和混乱动荡的时代,是造成破碎人生和精神分裂的根本原因,它阻碍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独立完整的发展。

  精选的莱辛文集将尽快出版

  记者:译林出版社是何时开始关注多丽丝·莱辛的,最早将她的哪部作品译介到国内,当时的反馈如何?译林出版社作为国内最权威的译介外国文学的出版社,在她的作品得奖后,有没有打算尽快让多丽丝·莱辛的全集与国内读者见面?

  王:译林出版社是一家专业的翻译、外语类出版社,从建社起一直把外国文学出版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就外国文学的译介而言,我们在1990年代前半期重点放在“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上,1990年代中期开始同时推出“世界文学名著·现当代系列”。在确定“现当代系列”的选题时,我们认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文坛上最具独创精神的杰出女作家之一的多丽丝·莱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作家。因此,我们便在1997年购买了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和她最重要的代表作《金色笔记》的独家中文版版权。我们的《野草在歌唱》和《金色笔记》的中文版于1999年和2000年出版后,受到了国内文学研究者和作家的欢迎和好评,但在普通读者中并未引起强烈的反响。这也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我们之所以出版莱辛的作品,是看中了其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不是其畅销的可能性。我们从未想过有可能通过出版她的作品来赚钱。如今她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将吸引大量的读者来阅读或研究她的作品。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我们除了满足广大读者对《金色笔记》和《野草在歌唱》一睹为快的迫切需求外,将争取尽快出版一套精选的《多丽丝·莱辛文集》。莱辛的各类作品有五十来部,我们尚未考虑出她的全集。

  记者:莱辛近年有新作问世吗?

  王:莱辛是个多产作家,年逾八旬后仍然不断有新作问世。她2007年的新作是长篇小说《克莱夫特人》,讲的是生活在伊甸园般的荒凉海边一个古代女子部落克莱夫特人的故事。她们对男人既无需要又一无所知,但一个古怪的孩子——一个男孩——出世,彻底打乱了该部落和谐的生活。这部新作探讨的是她早期作品中曾经出现的主题:男女这两种相似又完全不同的造物如何在世上并肩共存,性别特性如何影响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

  ◎多丽丝·莱辛简介

  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现在的伊朗,父母都是英国人。1925年,她跟随父母搬到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南罗得西亚(现属津巴布韦)生活,并在那里度过了大部分童年和青年时光。1939年至1949年,莱辛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育有3个孩子。

  1949年,莱辛带着一个儿子和第一部小说的手稿回到英国伦敦。1950年,她发表了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这部小说因深刻揭露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和种族矛盾而引起强烈反响,莱辛由此在文坛崭露头角。

  1952年至1969年,莱辛陆续发表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其间,她还在1962年发表小说《金色笔记》,这部作品被公认为她的代表作。她不仅因这部作品蜚声文学界,还树立了自己作为女权主义者的形象。莱辛创作的小说还包括《黑暗前的夏天》、《第五个孩子》等。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等其他体裁的作品。她的许多作品都取材于在非洲的亲身经历,以独特的自传体风格著称。作品题材涵盖了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年暴力等问题。近年来,莱辛仍笔耕不辍,经常有新作问世。

  各方反应

  诺奖坚决不愿让大众猜中

  止庵(资深出版人):莱辛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她成名时帕慕克还没出生。她的《青草在歌唱》(后译为《野草在歌唱》)早在1956年就出过中文版,那时我从图书馆借来看。它讲的是一个黑人仆人杀死白人主人的故事,简单来说,莱辛的视角和库切截然相反,前者从黑人的立场出发,后者从白人的立场出发。

  莱辛人老心不老,关心社会、历史、女性,甚至国际问题,也写过科幻作品,而且作品的变化非常之大。她获得诺奖,实至名归,但你说把奖颁发给她的意义有多大,很难说。她的创作已经快结束了,我甚至在想,这是不是又是一个争论激烈之后妥协的产物。

  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诺奖评委坚决不愿让大众猜中结果。在我看来,诺奖要么发给那些小语种或地区的作家,帮助这些作家功成名就,要么发“终生成就安慰奖”给这些经典的老作家,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时不带什么遗憾。

  传说当年海明威快死了,诺奖赶紧发给他,也许就是这样吧。早年甚至有好几届诺奖得主都没有去领奖现场,因为太老了。我想,也许莱辛也不会去了,不过,不管她是否去领奖或者是否能有更多的读者,我都觉得这个奖给她,又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自由、理性兼备的女性主义

  张念(女性主义批评家):虽然我没有读过她的作品,但我看过很多对她作品的评论。多丽丝·莱辛与上世纪60年代第三次女性解放浪潮息息相关。她的小说《金色笔记》被誉为这次浪潮的“枕边书”,处于先锋位置。书中既涉及女性在公共领域的选择,也关乎作为个体的女性的价值。这不同于对女性主义最初的理解——所谓“女性解放”就是不出去工作、不生孩子。

  老年的莱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女性主义不置可否。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她的立场发生了改变。但事实上,诺奖给她的授奖词中就有一点是“她是个怀疑主义者”。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她对女性主义的否定和批评——也就是说在她那里,“自由女性”意味着自由和理性都不可少。

  当下的中国女性正体验着个人主义维度上的自由。莱辛获奖后,也许会提醒很多女性读者找出藏在书架最角落布满灰尘的《金色笔记》来重新阅读,重新思考何为自由女性的问题。

  莱辛获奖实至名归

  余华(著名作家):作家余华得知莱辛获奖后颇为高兴,称莱辛获奖实至名归。

  余华说:“我在《世界文学》杂志上陆续读过她的许多短篇小说,由于杂志推出的是她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以我能清晰地看到她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所呈现出的风格。”

  余华非常关注这位作家。他说,莱辛创作力十分旺盛,在年届81岁高龄时,还推出两本新作。“但我至少十年没有在书店看过她的书了,建议国内出版社再版。”莱辛早年以《野草在歌唱》一举成名,后来一直积极投身于政治活动,并关注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妇女的生存状况,是一个非常有社会担当意识的女作家。

  诺奖回归艺术本身

  虹影(旅英作家):女作家虹影与莱辛在英国一个文学节上有过一面之交。正在上海录制节目的虹影说:“她举止优雅,待人亲切,健谈,在英国颇受读者青睐。”

  对于莱辛获奖,虹影表示并不意外:“我早年曾读过她的作品,记忆深刻的是《金色笔记》,她的小说风格变化多端,明快健朗,很难一眼就看出文字是出于女性之手。”

  虹影说,莱辛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前获奖作品多包含政治、民族、地域倾向,此次诺奖评委会选择莱辛,说明诺奖回归到了艺术本身。”(记者 刘静 周扬剑)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诺奖书沪市断档 读者误将"德莱辛"认作"英莱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被误读的“火药”人生
·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繁琐 译者建议跳跃阅读
·香港科大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对莱辛已无关紧要
·莱辛:他们曾说我永远不可能摘下“诺奖”(图)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莱辛:八旬高龄仍笔耕不辍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老外演奏家动车上飚京骂 北京市98%乘客主动让座
-首博展出鉴宝节目赝品 沈尹默手稿被疑来源非法
-乐嘉"写给15岁的女儿"感动网友 微博"包大人"很忙
-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 彭德怀为军需拍案
-澳洲5岁画家挣10万英镑 "丨"字笔顺不同读音不一
-榆林明长城面临毁坏 明清石刻龙修复 被斥似猪嘴
-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去世 友人称其生活极其简单
-刘闻雯:我是货真价实作家 文化墙苏轼词配杜甫像
-网友带"外公"玩遍七大洲 大学生手绘孙中山扑克
-古代女状元批驳"女子难养" 海伦·凯勒曾试图私奔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