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专家呼吁清明节再增2天假日以形成"春季黄金周"
2007年11月13日 09:57 来源:文新传媒-文汇报

  ●作为基本的文化生存方式,传统节日有全民参与的特点。它又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这两方面决定了传统节日是关系到国民长久性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不容忽视或轻率对待。此次节假日调整的着眼点在于给传统节日更多的假日,目的在于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政府部门顺乎民意、以人为本的追求与努力。对传统节日的珍惜与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必将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节假日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跟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节假日天数相比,我们的节假日天数并不算太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的天数还有增加的空间和必要

  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出台,引起广大民众关切热议,各路媒体兴奋追捧。

  看起来只是一个调整节假日安排的征求民众意见表格,却如何引得神州处处舆论哗然?

  节假日制度实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为它涉及到国家和民众的时间框架的安排。国家运行和民众生活的展开方式有两个向度:一个是空间的向度,一个是时间的向度。这两种向度构成民族国家的整体存活场域。空间场域是以视觉感知的客观存在,如国家领土、村落、居室、单位、休闲场所等。而人们生活的时间场域则是不能以视觉感知的,但它在构成国民生活方式上的重要性足以和空间场域相提并论。

  这里仅说构成民俗模式的时间框架。一般而言,人们的模式性时间框架主要有两种:按年龄阶段进行的人生仪礼时间(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按历法安排的作息时间表、节假日时间。其中,人生仪礼主要发生在个人生活领域,不是公共文化生活,国家可以不予干预。历法由国家公布或承袭旧制,按公历确定的作息时间表主要是按效率原则排定的,没有太多的文化内涵。作为节假日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则是在共同的时间节点全民参与、模式化的文化生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一定的可塑性,是在演变之中并可以用法定节假日的形式予以调节的时间架构。

  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连。作为基本的文化生存方式,传统节日有全民参与的特点。它又是一年一度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这两方面决定了传统节日是关系到国民长久性生活方式的重大文化制度,不容忽视或轻率对待。此次节假日调整的着眼点在于给传统节日更多的假日,目的在于通过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刚公布的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次法定节假日调整的内容与方式体现了政府部门顺乎民意、以人为本的追求与努力。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时机,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民众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不断通过节日习俗表达出来。这些理想和追求有丰收富裕、健康长寿、欢乐吉庆、平安和顺等,这些主题在许多节日习俗特别是春节吉祥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清明节的踏青习俗,表达出民众投入新春怀抱的喜悦;扫墓习俗,抒发对于去世亲人的怀念追思。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表现出民众力争上游的豪情;关于吃粽子的传说,表达民众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景仰。中秋赏月,表现民众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和文人吟诗作赋的风雅;亲人团圆吃月饼,使人们享受到和睦亲情的温暖。故对传统节日的珍惜与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采取有效措施发扬光大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必将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何特别重视把繁荣传统节日作为有效措施或突破口?这是由于传统节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居于核心的、显要的位置。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在特定群体的文化观念中,节日时间是区别于平日的“大日子”。这种区分并不是仅凭意识上的认定,而是用各种各样的郑重仪式和庆祝方式体现出来的。这些仪式活动和庆祝活动往往在较短的时日内集中展演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蕴涵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传统节日还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传统节日文化的盛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盛衰的一个显著指标,是本土文化存活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标志性文化,传统节日习俗彰显着我们这个族群的特色生存方式,它使成员个体获得在族群内存活的踏实与丰盈之感,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亲密感、文化认同感。传统节日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例如,春节庆典在许多国家被当作海外华人所属的族群文化的亮丽标志,当地主流社会对华人年节的尊重与接纳也是以此为象征,表示对华人贡献的认可和对华人文化的尊重。

  20世纪中国的剧烈社会动荡和多次政治运动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造成了较大毁坏,近年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与飞速的经济发展又对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社会文化体系有基础不牢、重心不稳、结构失衡的危机,因而,亟需振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下许多青少年严重缺失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没有了过传统节日的热情和兴趣,却一味追逐西方文化、热衷于过洋节,这样下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就有断代失传的危险。吸收西方节日固无不可,但是我们必须保持祖国固有节日在整个节日文化体系中的主流地位。对此,已故“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说:“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历史,记住我们是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还是无价之宝)的国家,记住我们的主体性——我们在引进外国文化问题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在对待这个严肃的问题上,我们固然不能表现出民族自大狂,但也绝不能作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者!”

  2004年以来,社会各方人士包括中国民俗学会的学者们纷纷向政府决策部门提出调整法定节假日的方案。这些方案虽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主张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节假日。今天这种呼吁终于变为现实。这个方案在给传统节日增加法定节假日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跟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节假日天数相比,我们的节假日天数并不算太多,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的天数还有增加的空间和必要,如果将来还能增加的话,我呼吁给清明节再增加两天假日,以形成一个以踏青郊游、纪念先烈为主题的春季黄金周。

  (作者黄涛 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五一黄金周被指含金量低 20家媒体仍呼吁保留
·首倡"改革黄金周"者直言:不宜贸然取消五一长假
·清明节京城踏青插柳荡秋千等传统习俗在逐渐回归
·新闻分析:解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
·法定节假日调整引发热议 五一长假存废众口难调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老外演奏家动车上飚京骂 北京市98%乘客主动让座
-首博展出鉴宝节目赝品 沈尹默手稿被疑来源非法
-乐嘉"写给15岁的女儿"感动网友 微博"包大人"很忙
-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 彭德怀为军需拍案
-澳洲5岁画家挣10万英镑 "丨"字笔顺不同读音不一
-榆林明长城面临毁坏 明清石刻龙修复 被斥似猪嘴
-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去世 友人称其生活极其简单
-刘闻雯:我是货真价实作家 文化墙苏轼词配杜甫像
-网友带"外公"玩遍七大洲 大学生手绘孙中山扑克
-古代女状元批驳"女子难养" 海伦·凯勒曾试图私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