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当年重要发掘者:包公原葬墓被金兵盗掘一空(图)
2007年12月17日 16:06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商报 发表评论


当年包公夫妇迁葬墓的发掘清理现场



包公破碎的头盖骨

  12月6日,《安徽省博物馆50年》开始出版发行,80岁高龄的吴兴汉系安徽省包公研究会顾问、中国考古学会会员,面对书中多张首次公布于众的包公墓发掘图片,老人思绪又回到了30多年前。他告诉记者,自己不仅参加了包公墓的整个发掘,而且还亲自写信,请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包公遗骨进行鉴定。1992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三家单位对包公遗骨进行研究,他也参与其中。

  当年的包公墓发掘情况如何?为何说有墓志铭的墓不是原葬墓?包公墓为何被洗劫一空?包公骨骼中汞含量为何超标?这些谜团,吴老一一为我们解开。

  当年发掘动用了军队

  吴老说,1973年4月,合钢二厂扩建,位于该厂附近的所有坟墓须迁走。当时,这里的坟墓非常多,包公墓也在其中。当时的省博物馆向省文化局作了“抢救性发掘包公墓”的申请,后经省革委会批准,随即由省博物馆、合肥市文化局、合肥市公安局及包公后裔组成的发掘清理小组成立。

  吴老说,当时他作为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发掘清理小组。因包公的特殊身份,发掘显得神圣而庄严,现场吸引了众多围观群众。当时,不光有大批警察护卫,有时还动用部队来维持秩序,发掘现场壮观。那时,所有参与的发掘人员,出入都必须佩戴专门制作的证件。

  金兵盗掘包公原葬墓

  吴老说,经过一段时间发掘,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墓,墓葬内的棺木已经腐朽,只剩下一块棺底板,在棺底板上面有一堆凌乱的遗骨。棺木的一头,又发现了两块墓志铭。根据墓志铭上的文字记载,这两块墓志铭是包公和他夫人董氏的。

  一般情况下,墓志铭是放在墓葬里面的,这两块墓志铭为何放一起?而且遗骨凌乱?最后专家得出:此墓是包公和其夫人迁葬墓的结论。也就是说,当时的包公并不是埋葬于此。但真正的包公墓又在哪里?

  为弄清包公原址墓葬的位置,考古人员继续发掘,最后在该墓葬西南角,发现了一个“超级”墓葬。该墓葬的墓室由宽大石头垒砌而成,根据墓葬发掘情况,考古人员发现,该墓葬曾遭到疯狂盗掘。

  吴老说,该墓葬的盗掘和一般盗墓贼采用的方式不同,一般盗墓贼是采用从上方打洞,然后入墓盗窃。但该墓葬是揭顶式开挖,也就是说,该墓葬应该是官盗。当时,虽然我们推测该墓葬就是包公的原址墓,但因为没有其他证据佐证,都不敢断然确定。后来在进一步的发掘中,在该墓葬一角发现了一个十二时神佣。吴老说,宋代官员陪葬有严格规定,只有二品以上官员才能陪葬十二时神佣,这正好和包公的身份相吻合,所以,我们确定这就是包公的墓葬。而且根据史料记载,当年金兵侵入庐州时,曾对一些墓葬区进行疯狂盗掘,尤其是对他们痛恨的宋代一些高官墓葬更是变本加厉。所以,虽然文献上并没有明确说是包公墓,但从该墓葬的破坏情况看,应该是金兵所为。

  包公应是中等身材

  在包公原葬墓的南面,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包夫人董氏的原葬墓,但可惜的是两座墓葬都被洗劫一空。也就是说,宋代高官包公和其夫人董氏的墓葬,除了两块墓志铭、一些遗骨和后来清理出来的一个木佣外,其他都荡然无存。“会不会他们本来的随葬品就很少?”吴老说:“虽然包公一生廉洁清正,处处为百姓着想,但也不至于如此寒酸,不管从原葬墓的规模和后来发现的唯一遗留物木佣来看,当时应该有更多的随葬品。”至于包公夫妇的迁葬墓是何人所为?吴老说,这应是后来的官员或包家后人,将惨遭金兵破坏的原葬墓中遗存下来的包公夫妇遗骨和墓志铭整理后,重新建造的。

  吴老说,棺木中遗留下来的骨头特别零碎,不能确定是哪些部位的骨骼,也不能确定哪些遗骨属包公的,哪些属董氏。他与一起参与包公墓发掘的方笃生特地给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写信,请他们对骨骼进行鉴定。当时,他们把这些骨头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装在一个盒子里寄往北京。鉴定结果为所有的骨骼均是男性骨骼!也就是说,这些遗留下来的30多块骨骼都是包公的遗骨。根据安医大解剖教研室进一步检测,确定了这些骨骼的具体位置,根据遗骨大小尺寸,专家一致认定:包公应是中等身材,并不像现在一些影视剧中身材高大的包公。

  另外,吴老告诉记者,当时从墓葬中出土的遗骨一共有35块,博物馆只保存了其中的15块,剩下的20块,1987年重建包公墓葬时,都放在了包公墓园内的棺木中。

  包公属于正常病亡

  吴老告诉记者,根据墓志铭上记载:“嘉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为归。上遣使赐良药,辛未,遂以不起闻。”由此看来,包拯从发病到亡故仅有13天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还服用了“上遣使赐良药”。由于包拯生前敢于谏诤,不畏权贵,执法不徇私情,受到贪官污吏的仇视,又这样突发性地去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关注,包拯究竟是病死,还是服药后被毒死?

  为弄清这一千古谜团,1992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单位联合,利用正负电子对撞机产生的同步辐射,对包拯遗骨进行研究。吴老说,当时保存在省博物馆的包公遗骨已属于珍贵文物,因为文物不准被破坏,他们只得把一块自然脱落的、尺寸只有2×3毫米的骨屑作为此次检测对象。经专家严格检测,发现包拯遗骨中汞元素比现代人骨中的含量高,但砷的含量却比现代人的含量低。

  吴老说,古代的毒药主要有砒霜(砷)、朱砂(汞)等,它们都有“剧毒”,包拯遗骨中砷含量较现代人低,可以初步排除包拯生病时服用大量含有砒霜药物的可能性。至于遗骨中汞含量为什么比现代人高,吴老说,过去古人为保存尸体(防腐),有在棺木中放朱砂的习惯。当时包公死亡是在5、6月间,天气炎热,而且从河南开封回到安徽合肥路程远、时间长,为了防止尸体腐烂,棺木中可能放了大量的朱砂。由于朱砂对骨头的侵蚀和污染造成其骨骼里的汞含量增高,所以,最后的分析结果:支持包拯属正常死亡的结论。当时这一结果发表在《科学通报》第23期上。吴老说:“这一结论是经过科学检测的,可以说明包公的真正死因是正常病亡。”(王素英)

编辑:朱鹏英】
相关报道
·真实的包公:没杀过负心驸马 身边没有七侠五义
·安徽合肥城市包公故里等三“名片”崭新“代言”
·重现包公时代庐州特色风光 合肥拟打造“宋城”
·合肥图集(一):包公祠、包公墓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老外演奏家动车上飚京骂 北京市98%乘客主动让座
-首博展出鉴宝节目赝品 沈尹默手稿被疑来源非法
-乐嘉"写给15岁的女儿"感动网友 微博"包大人"很忙
-毛泽东心系中国首座军事学府 彭德怀为军需拍案
-澳洲5岁画家挣10万英镑 "丨"字笔顺不同读音不一
-榆林明长城面临毁坏 明清石刻龙修复 被斥似猪嘴
-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去世 友人称其生活极其简单
-刘闻雯:我是货真价实作家 文化墙苏轼词配杜甫像
-网友带"外公"玩遍七大洲 大学生手绘孙中山扑克
-古代女状元批驳"女子难养" 海伦·凯勒曾试图私奔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