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媒体时评:有“花瓶读者”,必有“花瓶红学”

2008年04月25日 17:17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号称国内迄今唯一一本“年轻态”红学著作的新书《非常品红楼》面市,作者苏芩提出“花瓶红学”概念,抛出“黛玉原是女首富”等观点。

  (4月24日《现代快报》)

  身为时尚杂志主编的苏芩很聪明,她知道如果沿袭红学传统标准,其著作必然贻笑大方,所以就套用当下红火的“娱乐至死”模式,搬出一个“花瓶红学”作挡箭牌。而众多读者依然用严肃的学术标准来衡量只看重市场效应的的红学“消费品”,结果自然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对学术保持虔敬心理的读者们可能没想到,他们汹涌的批评声,“花瓶红学”制造者不但不害怕,反而极其渴望——骂也是一种关注,骂得越多、越狠,也就是在越卖力地助推其走红。

  这就是娱乐化时代下大众文化的悖论与荒唐所在。明白了这个,也就会明白:为什么近年喧嚣一时的“学术八卦”路线饱受舆论质疑,但制造者们依然前赴后继地炮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麻辣学术”,争着挨公众的骂,从“孔子是私生子”、“李清照好色”到“林黛玉适合进娱乐圈”,不一而足。

  这里面有一个日益流水线的利益生成机制,学者、伪学者们不惜违背学术规律大肆媚俗,哗众取宠,是因为这样做更容易快速出名,名利双收。行文至此,似乎全是学者的错,但冷静想想,还有更深层的问题——他们媚谁的俗?取谁的宠?

  肤浅的“学术八卦”之所以走俏,是因为有一个同样肤浅的文化消费市场在作支撑,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去矮化学术研究,达到想要的现实利益。试想,如果国人告别猎奇式的文化消费喜好,而拥有稍微上档次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素养,“学术八卦”还会如此有市场吗?

  文化消费领域,市场同样决定于需求,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者投其所好。具体到“花瓶红学”,有习惯于花瓶式阅读的读者,也就会有“花瓶红学”源源不断地上市。所以在批评“学术八卦”时,公众也需要反省一二:我沦为“娱乐至死”的附庸了吗?我告别了低级趣味了吗?(肖风)

编辑:朱鹏英】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