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于丹:灾难面前学者坐而论道是可耻的

2008年05月27日 14:28 来源:沈阳晚报 发表评论


    有“学术超女”之称的学者于丹五月十日在此间签售其新作《<论语>感悟》。在母亲节前夕,她也不忘通过该书送去对母亲们的祝福。她的第一部《<论语>心得》2007年销量超过400万册,一时洛阳纸贵,同时也掀起“国学热”。 中新社发 应妮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这些天,我把抗震救灾当成是头等大事,能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真是有点请愿无路。我给中央电视台从记者到台长很多人都发了很长很长的请战信,我和新闻中心的人说了,只要你们能带一个人去,就一定要把我带到灾区去。

  作为学者,如果现在还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坐而论道,对我来讲是挺可耻的。我都没有底气去呼吁大家做什么。如果我人不在废墟上,不在瓦砾堆中,我没有资格去呼吁。

  我不知道我能做多少,我感到特别无奈。我和助理说,从19日开始,我要待命,我要随时准备去灾区。我后面所有的安排都放下。有人给我发信息说,于老师,您现在不讲了,当地都安排了,都发通知了,我该怎么跟人家解释啊。我跟他说,以生命的名义,有什么不能解释,有什么需要交代的呢!

  大灾当前,我就是想去废墟上陪陪他们。我不能说我敢做什么事,我就是想去陪陪那些没了孩子的妈妈,还有那些刚被挖出来的孩子,我是个老师,我想去陪陪他们。

  我们很多时候考虑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想的是生命的富足、荣耀、光鲜、华美,但与生死的权限相比,原来这一切都微不足道。

  意外的苦难就像一个放大镜,它把生命中所有的脆弱、无助、悲凉都放大到极致,但同时,它也把人心的悲悯、爱、本初的善意放大到极致。

  什么是文化?在我看来,所谓文化,就是我们心里在苦难来临时可以救赎的东西,如果它不能让我们对生命还有信心还看得到光芒,不能让我们在伤害、死亡面前感到生命还有尊严,那么,文化就是孔雀毛,就只是个装饰品。

  这场地震不只在汶川,也不只在四川省,这场地震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它让我们重新审视文明的坐标,审视我们有没有资本可以狂妄自大到蔑视自然,我们有没有强大到可以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也不用去帮助别人。大难来临的时候,就是以心换心,以命换命。有些人,一条命换了几条命。我们活下来的人,一颗心还能再换多少颗心?我们做不了以命换命的事,但我们还能做以心换心的事。这场大灾,整个中国都是灾区,每颗心都受伤。

  尽管这个代价太大了点,但它却能完成一次凝聚。

 

编辑:程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