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记忆:二战时期欧洲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2008年06月07日 01: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社上海六月六日电 题:纪念犹太人生命中的“上海方舟”

       中新社记者李佳佳

  一切过去六十余年,可仿佛都在眼前。

  今天,当悠扬的希伯来乐曲在虹口摩西会堂上空回响,上海这座二战时期欧洲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又重新唤起了众人的记忆。

  六月六日,“犹太人在上海”数据库在上海摩西会堂启动,“以中友好”图片展也于同期开幕。

  步入摩西会堂“以中友好”图片展厅,以色列前总理伊扎克·拉宾在一九九三年的留言率先映入眼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拯就了千万犹太人民,谨以以色列政府的名义表示感谢”。

  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顾特曼在此间表示,危难之中见真情,于国家、民族之间也如此。今天,站在摩西会堂旧址,再忆起上海、再忆起虹口曾赋予的人道主义关怀,这是两国友谊的基石,也正是今天所纪念的精神。

  他说,上海人民曾收留两万多名在欧洲无处安身的犹太人。在生活贫困、战火纷飞的年代,虹口居民与犹太人民分享了本就匮乏的物资,这是何等伟大的仁爱。

  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义人”称号的何凤山博士的女儿何曼礼也在现场回忆,“父亲曾说,看到犹太人遭受的厄运,深感同情是自然的;而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二战期间,正是这位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为当地犹太人签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签证”,使数千犹太人成功逃离纳粹迫害。

  为了向中国、向上海、向虹口曾展现的博大人性关怀致敬,以色列政府与企业自二○○七年就联手启动了一项为期三个月的计划项目。一年前的今天,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携二十六家以色列企业,专程向二战期间为犹太难民提供庇护的上海虹口区捐赠人民币逾六十六万元,用于该区老年活动中心及社会福利院的修缮,让上海当地的老年人能够亲身感受“来自以色列的拥抱”。

  有关人士注意到,今天正值两国建交十六周年,中以双边年贸易额已超过五十亿美元,比一九九二年正式建交时增长了一百倍,中国已成为以色列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激增的同时,中以之间的各项交流活动也“花开遍地”,诸如以色列舞蹈节、电影周、各类培训课程等。而就在“犹太人在上海”数据库启动的同时,由两百多位上海地方官员与企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也赴以展开访问,以庆祝上海与海法缔结友好城市关系十五周年。 完

编辑:魏恒】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