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维与方志敏的情谊:方大哥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

2008年11月13日 14:2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黄维和方志敏,一个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个是共产党的革命先驱。他们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但年轻时他们曾是同乡并结为好友。黄维晚年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曾经回到老家江西,在方志敏烈士墓前祭悼亡友,深为自己未能像方志敏烈士一样报国为民而痛悔不已。

  校园巧遇知己

  黄维1904年2月13日出生于江西省贵溪县盛源乡黄家村的一户富贵人家。1918年14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五年制的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开学不久,黄维在校园里遇上了同是来自赣东北的老乡、后来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重要领导人的方志敏,二人一见而成知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方志敏比黄维长4岁。对初次远离家乡的黄维,方志敏像亲哥哥一样,对其照顾有加。通过交往,黄维感到这位同乡学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谈吐不凡。闲暇之时,黄维很喜欢到方志敏宿舍请教。黄维头脑中朦朦胧胧的理性思维和浅层次的民族观念,都是从方志敏处得到启发后才逐渐清晰起来的。

  有一天,黄维在方志敏宿舍里看到了《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立刻为书中的新思想所吸引。他急切地问道:“你怎么有这么多好书呢?这种书许可看吗?”方志敏听了,微微一笑:“这不算什么,先生们也开导我们要多学多看的。现在,学校里有这些书的人不少,你想看就拿去看吧!”在这些书刊中,黄维听到了打倒军阀列强、引导被压迫民族斗争求解放的呼声,他深深地感到震撼。他找到方志敏,热切地想知道对方毕业后准备向何处去。方志敏回答:“投笔从戎,到广州找孙中山先生。孙先生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跟着他一定能够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这番豪言壮语,深深地打动了黄维,使黄维对方志敏更加敬佩。他期望日后能与方志敏一起远赴广东,去干一番事业。

  但是,黄维没有想到,方志敏毕业后并没有去广州找孙先生,方志敏对外只称回南昌工作,实则秘密回到自己的家乡弋阳横峰,在那里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火种,亲自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

  一起投考黄埔军校

  1922年初,黄维毕业后回到家乡贵溪,当了一名国文教员。学生时代的思想启蒙加上方志敏的影响与引导,使他总想着能为国家为民族做些有益的事情。一年后,两个同学从广州来信,告诉黄维说孙中山要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上海设有招生点,并相约黄维先去南昌找方志敏再一同报考。这对黄维来说是正中下怀。1924年初,黄维告别家乡,独自一人来到南昌,找方志敏去上海报考军校。刚刚到南昌的黄维在汽车站候车室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瘦削但很高大的年轻人身边听他演讲着什么。只见此人昂首挺立,一边奋力挥动着手臂,一边大声地讲道:“中国要昌盛,人民要富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现在,军阀常年混战,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加之列强入侵,国衰民弱。我们绝不做亡国奴,我们的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险的时刻。只有我们团结起来,打倒军阀,驱逐列强,才能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方志敏!”站在人群边上的黄维很快就认出了演讲者,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分别几年之后,竟在这里碰上了!黄维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穿过厚厚的人墙,疾步抢到方志敏的面前,深情地叫了一声:“方大哥!”“黄老弟!”方志敏也是一惊,他凝望了黄维好一会儿后,一下子把黄维拥到怀里,热切地问道:“你怎么来了?”“大哥,我是专程来找你的,不想会在这里相遇。”正在此时,忽见外边形势有些异样,黄维眼尖,认出来者不善。他警觉地提醒道:“大哥,远处好像来了一队军警,已经向这边来了,一定又是要抓什么人了,我们还是走吧!”黄维一边讲,一边拉着方志敏的手赶紧向外走。果不其然,一群全副武装的军警杀气腾腾地冲进大厅,他们驱赶着人群,并恶狠狠地盘问、搜寻着什么。折腾了好一阵子,最终一无所获,悻悻而去。

  望着军警们远去的背影,黄维笑了,他竖起大拇指对方志敏说:“几年不见,大哥又长了许多本事。刚才你讲得太感人了,了不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些,令人佩服!”“快别说这个了。”方志敏打断了黄维的话,问道:“对了,你来南昌找我有事吗?”“那是自然。”二人在一个石椅上坐下之后,黄维握着方志敏的手,真诚地说:“我的同学让我来找你,想约你一起去上海报考黄埔军校,不知大哥意下如何?有什么良策?”方志敏说:“报考黄埔军校当然是件好事,我不仅同意,而且我也要去报考呢!”他边说边起身拉起了黄维:“这样吧,我们现在就动身去上海,路上再细谈,你看怎样?”黄维忙不迭地点头,于是,二人马上启程赶赴上海。

  第二天,他们到了上海。初来大都市,如果没有方志敏陪同,黄维简直寸步难行。面对眼前的繁华,黄维喜不自禁,感到这里确是一个大世界。当他将自己的感受讲给方志敏时,方志敏颇有感触地说:“是啊。不过,可惜的是这么好的地方却被军阀霸占着,它要是属于人民,那该多好啊!”二人边走边发着感慨。在方志敏的带领下,报考地点很快就找到了。但不巧的是,他们来得太早了,正式报名还没开始呢,而且还有传言说黄埔军校能不能开办起来尚难最终确定。这使得黄维平添忧愁,进退维谷。加之旅费快要用光,怎么办?回家?黄维心不甘;死守?看不到希望;找工作?人生地不熟,可说是要多难有多难。尽管如此,黄维还是决定留下来等一等,碰一碰运气。那么,做点什么呢?因为语言不通,字又写得不好,看来最适合的文书工作是做不来了。万般无奈,黄维只有卖力气做小工一条路可走了。

  得知黄维的打算后,方志敏也感到这是目前最可行的办法了。于是,他马上找到了一个熟人,先帮黄维解决了最基本的吃住问题。然后,这位熟人又托关系,将黄维介绍给上海三星制铁厂的张师傅,安排黄维在机器铁工部干活。在张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黄维很快就学会了一些简单活,并且干得认真卖力而深得师傅的喜爱。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已经干了三个月,黄维的进步很快,已开始习惯并喜欢上了这里的工作。这时,黄维从方志敏那儿得到了黄埔军校招生与报考的确切信息。

  黄维与方志敏一同报考黄埔军校,一起都通过了初试。想到今后能和方大哥在一起,黄维心里特别高兴。但就在接到复试通知书的第二天早晨,方志敏突然告知黄维,自己不能与他一同到广州参加复试了。惊愕不已的黄维见方志敏突然改变主意,不便追问为什么。只听方志敏讲:“黄老弟,你先去广州复试吧,我在上海还有些事情没办完,而且南昌也有些事等我去做。待我将这些事都忙完了之后,再去广州找你。”没有想到,此别竟成二人之间的永诀。

  分道扬镳

  汽笛一声长鸣,火轮缓缓地驶出了黄浦江。投身革命的喜悦,此时已被一种异样的思绪所扰乱。方志敏的突然辞别,令黄维久久难以释怀。在黄维的心目中,方志敏是位极热诚、极可信赖、极令人钦敬的人。比起这位方大哥,黄维觉得自己相当幼稚,缺乏社交能力,孤陋寡闻。与他在一起,自己时时处处都能学到许多东西。因而,旅途中的黄维惘然若失,郁闷异常。其实,黄维根本不知道,早在1923年,方志敏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无法理解,方志敏对他保密,那是党的纪律。在上海与黄维分别后,方志敏受党的指派,改道回江西,其后在那里领导了著名的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10军,直到1935年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杀害。

  郁郁寡欢的黄维听着大海的涛声,孤寂难耐,心里不住地默念着:方大哥,你走了,我到广州该怎么办呢?一旦复试不过,身无分文,无亲无故,我何去何从啊?就在这样的心绪下,黄维到了广州,随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们直奔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报到,准备复试。结果,一天的复试科目,黄维全部顺利通过。兴奋之余,他多么希望此时方大哥也能来广州参加复试。但是方志敏最终也没有来广州。

  虽没等到方志敏,黄维却意外地遇到了同乡桂永清。1924年4月28日,黄埔一期学生复试发榜,江西的黄维和桂永清榜上有名。5月5日开学那天,桂永清不解地问黄维:“方志敏怎么还没来?”黄维说:“我还想问你呢,他在上海考完试就回江西了。明明说好了办完事就来的,没想到他这一去就没了影。”

  后来几年,黄维由黄埔军校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但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他便一直追随老校长蒋介石左右,成为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重要军事将领。他与方志敏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1934年11月,方志敏率抗日先遣队北上时遭国民党军队阻击被捕。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黄维则于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场上以国民党第12兵团司令官的身份被解放军俘虏。此后,在27年的漫长岁月中,黄维先后在北京功德林监狱和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直至1975年3月被特赦,继而成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工作。

  殊途终同归

  1977年10月,黄维在北京参加完国庆28周年观礼后,稍事休息,便由小女儿慧南陪同,乘车南下参观考察。在参观南昌革命烈士纪念馆时,黄维翻阅着革命烈士名册,看到里面很多人竟都是自己的同学或老师,不禁感慨万千。他喃喃自语道:“那么多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成了烈士,而我这个对人民有罪的人却完好地活着,这真是历史对我个人的一个最大的讽刺啊!”之后,黄维临时提出:“我要去祭拜方志敏烈士墓!”

  太阳偏西时分,黄维赶到了方志敏烈士墓地。夕阳的余晖映照在那块苍松翠拍掩映的墓碑上,望着“方志敏烈士”几个大字,黄维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再鞠躬,三鞠躬。就这样,黄维伫立在墓碑前良久,良久,任凭秋风吹动着他满头的白发,略显疲惫的身躯依然倔犟地站着不动。又过了好久,他才轻声开口说道:“方大哥,我是黄维啊!50多年前,是您指引我考入黄埔军校。您期望我成为一个将军,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可我的前半生却一直在为反动派卖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我,我对不起您啊……”慧南为哽咽着的父亲递上一方手帕,并劝道:“爸爸,我们回去吧。”但黄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又继续念叨起来:“方大哥,共产党没有以牙还牙地惩治于我,反而耐心热情地帮助我改造,使我重获新生,得以在今天站在你的墓前诉说心声。方大哥,是祖国和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绝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虽然老了,但只要还有一口气,我一定要为祖国和人民作贡献!……”说到这里,他再也说不下去了。慧南紧紧挽住父亲的胳膊,在陪同人员的劝扶下,黄维缓缓迈步离开方志敏烈士陵园。他走走停停,几步一回头,直到再也望不见……

  黄维委员于1989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孔德生)

编辑:张中江】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每日关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