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七年之痒”收视下滑 《百家讲坛》被“砍掉”? (3)

2008年12月02日 12:05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百家讲坛》模式注定灭亡?

  马明达2004年登上《百家讲坛》主讲少林寺,《百家讲坛》改版并捧红易中天等人后,他再次受邀到央视试讲过《水浒传》,但最终未被采纳。“两次登上《百家讲坛》的感受很不同,2004年的时候是学者单方面的讲述,后来试讲《水浒传》的时候,从选题、写稿、分章节都有编导直接参与,前期的制作过程很漫长。”马明达坦言,第二次未被选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适应”,“当我想像在大学课堂上一样,就某些话题深入阐释,但编导不允许,必须按事先的设定来,不能越雷池一步”。

  “《百家讲坛》要改革很难,因为内容自我重复过多,编导权力大,将其自我意志强加在讲座内容中,许多主讲者主体性很微弱,不自由,许多优秀学者不愿意上这个节目,拒绝《百家讲坛》的‘选秀’。”文化评论家王晓渔说。

  徐舫州认为,从一档电视节目的生存周期来讲,《百家讲坛》已经历了创业期、上升期,步入衰落期,“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版了,小修小补都无济于事”。徐舫州简单回顾了《百家讲坛》的兴衰史,“这档节目2001年就开播了,当时请的是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但收视率一直惨淡,2004年我到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组讲了一堂课,我建议他们把自然科学拿掉,只讲人文历史,之后节目改版后获得了成功”。但徐舫州认为,节目成功之后,制片人、编导对《百家讲坛》的主导意识太强,忽视了一些批评意见。

  “我一直建议,刘心武讲《红楼梦》、阎崇年讲清史、于丹讲《论语》引发的一些争议,应当在《百家讲坛》有所体现。但《百家讲坛》忽视了这些讨论,没有争鸣、没有后续跟踪,不仅有悖于‘百家讲坛’的初衷,也丧失了延续收视率的机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宋方灿】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