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失守时胡适谴责蒋介石:误国如此,真不可恕(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热河失守时胡适谴责蒋介石:误国如此,真不可恕(2)
2009年02月05日 08:5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于国民党中央政府应负的责任,胡适也列举了四点。一、“容留汤玉麟在热河”。二、“容许张学良在华北,又不督责他作有效的准备”。三、当此强敌压境之日,作为最高军事领袖的蒋介石不北上坐镇指挥,反而逗留在长江流域“剿共”,“轻重失宜,误国不浅”。四、代理行政院长宋子文3月5日发表谈话,说热河不能守至“一星期至七日”。明知如此,为何不电召蒋介石从江西飞回南京“来指挥挽救”?为何不“征召全国最精良军队出关补救”?明知热河不能守而不设法补救,岂不是将国土“拱手让人”?

  胡适除了将矛头直指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上层,还指出中国“上上下下整个的没有现代化”是最重要的教训。“养兵数百万,而器械窳劣,衣食不周,几等乌合。”一个国家没有现代化,就只能成为劲风里的落叶,利斧下的朽木,刀俎上的鱼肉,不能自存于这个世界。胡适这番话,讲的其实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

  3月7日,胡适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劝其引咎辞职。信中说:“去年夏间曾劝说先生辞职,当时蒙复书表示决心去职。不幸后来此志未能实现,就有今日更大的耻辱。然先生今日倘能毅然自责求去,从容交卸,使闾阎不惊,部伍不乱,华北全部交中央负责,如此则尚有自赎之功,尚有可以自解于国人世人之道。若不趁蒋、何、黄诸公在此之时决心求去,若再恋栈以自陷于更不可自拔之地位,则将来必有最不荣誉的下场,百年事业,两世英明,恐将尽付流水了。”屈于包括胡适来电在内的舆论压力,张学良于3月7日致电国民党中央:“热河之变,未逾旬日,失地千里,固有种种原因,酿成恶果,要皆学良一人诚信未孚,指挥不当,以致上负政府督责之殷,下无以对国民付托之重,戾愆丛集,百喙奚辞……应恳迅赐明令,准免本兼各职,以示惩儆。”

  3月8日,蒋介石跟宋子文、何应钦商议了张学良的下野办法。3月9日,宋子文、蒋介石先后在长辛店召见了张学良。胡适很关心这次会谈的结果。当天的情况是:首先,宋子文转达了蒋介石的意见:热河失守,张学良守土有责,中央政府更是责无旁贷。蒋介石个人同样受到国人谴责,正如两人同乘一只小船,本应同舟共济,但是目前风浪太大,如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可免同遭沉没。下午4时,蒋介石跟张学良晤面。蒋准其辞职,张接受辞职。3月10日晚7时,张学良约见了胡适、丁文江、蒋梦麟等。张学良说,蒋介石要他辞职,他就辞了;辞职后先去意大利,后去瑞士。3月12日,何应钦取代张学良兼代执行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职权。东北军改编为四个军,由于学忠、万福麟、何柱国、王以哲分任军长。何应钦对东北军表示:“一切照旧,望各安心”。

  3月13日,蒋介石在保定召见胡适,同行者有翁文灏、丁文江、刘子楷。下午5时见蒋介石,谈了两个钟头。蒋介石说,他实在没有料到日本进攻热河会如此神速。他原估计日本占领热河需要6个师团的兵力。日本在中国没有这么多部队,需要在日本本土和台湾进行动员。他每天都接到情报,知道日本并没有动员,所以判断日本进攻热河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不料日本对汤玉麟、张学良的兵力部署比我们知道得都清楚。胡适在当天日记中对蒋介石这番话进行了评论:“这真是可怜的供状!误国如此,真不可恕。”

  这次会见时,胡适还问蒋介石能否抵御日寇入侵。蒋回答:“需有三个月的准备。”胡又问:“三个月之后能打吗?”蒋答:“进行近代的战争是不可能的。只能在几处地方用精兵死守,不许任何官兵为保命而退却。这样做也许可以让全世界知道我们是不怕死的。”胡适心想:这其实就是说中国不能抵抗。胡适又问:“那么能进行外交交涉吗?能在不承认‘满洲国’的条件下跟日本进行交涉吗?”蒋回答说,他曾经跟日本方面这样交涉过,完全无效,日本决不肯放弃“满洲国”。

  1933年5月23日凌晨4时30分,何应钦代表中方完全答应了日本提出的停战条件。5月31日,中方首席代表熊斌与日方首席代表冈村宁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中国军队立即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实际上是承认了日本占领东北和热河的事实。通过这种妥协,华北实现了局部停战,换取了四年的苟安,直至卢沟桥事变发生,才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新一页。

  陈漱渝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