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粗俗”承认有私心 用尽川话骂人粗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张贤亮“粗俗”承认有私心 用尽川话骂人粗口
2009年02月10日 09:01 来源:成都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满口粗话 描写精子争夺战

  张贤亮咋变得如此粗俗

  用四川话写的新作《一亿六》引发争议,昨接受采访称小说直击现实不惧批评

  多年没有推出长篇小说的张贤亮携新作再度出山,今年首期《收获》刊登了他的长篇小说《一亿六》,他在小说中将出身于底层社会的四川人作为主角,小说以荒诞的形式,讲述了各方争抢一位精液中有一点六亿个精子的男性的故事。张贤亮在小说中运用了原汁原味的四川方言,但主人公充满各式四川方言粗口,小说写得如此之俗让不少人惊讶不已,很难看出是出自写下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张贤亮之手。张贤亮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以荒诞的形式来展现当代社会,“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部分,主人公来自社会底层,自然语言粗俗,但对这些人物我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惊人新作

  用尽川话骂人粗口

  张贤亮的这部小说出版权已经被上海文艺出版社购得并将在下月推出,据出版社介绍,张贤亮在小说中以荒诞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优异“人种”保卫战的故事。靠废品收购走入城市,后成为商界巨子的男主人公王草根收购了一家医院,为的是有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可是他的精子已经绝灭,需要借种生子。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有个年轻人竟然拥有高度活跃的一亿六千万个精子,他就是“一亿六”。最后各方人马为这个优异的“人种”展开了一场争夺与保卫战……

  张贤亮在小说一开始写得颇有点科幻味道:“本书叙述的是中国未来一位伟大的杰出人物是怎样形成胚胎的。所以,本书可以看作是他的前传。”显然,小说写的是“未来杰出人物”父母一辈的故事,而张贤亮更直接地说主人公都是四川人,故事也发生在四川。翻阅小说后记者发现,小说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来自底层社会,人物的对白均是四川话,而小说中靠收破烂起家的王草根没有文化,虽然他有钱有地位,但粗口连篇,他几乎说出了所有四川方言中骂人的粗口。据悉,《收获》对这些粗口删减了很多,上海文艺出版社方面表示即将出版的小说不会有删减。

  否认粗俗

  荒诞故事反映真实社会

  正在自己影视基地的张贤亮昨日表示,这部小说开始写于去年中秋节,因为此前他曾答应给李小林主编的《收获》写一个短篇小说,不过动笔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变成了一部20万字的长篇小说。张贤亮不是四川人,为什么在对话中完全使用四川方言呢?张贤亮在电话那头说:“我长在四川,抗战时期在这里呆了十年,对四川很有感情。我的四川话比你们还要地道。”张贤亮随即干脆用四川话和记者交流起来,“我那时在四川,还没有普通话概念,所以我说的四川话更地道。”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里面的主人公粗口横飞呢?这怎么来看也不是一件正面的事情呀。张贤亮解释说,“其实我对小说中的四川人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说到粗口,小说里也只有王草根在说,因为他没文化,收破烂发家,这样的话符合他的生活状态,底层的人物注定了语言必定就是粗俗的,改了他的话,就不是这个人了。而你看其他的人物,就没有什么粗口出现。”张贤亮说,小说的故事虽然荒诞,但反映的都是严肃的现实问题,“很多作家喜欢绕开当代题材,但我就是要直指当代城市,也连带到农村,通过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来展开当代社会的风情画。”至于为什么要拿精子来说事,张贤亮直言,“这些现实问题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才有人爱看。”

  承认有私心

  小说玩“植入式广告”

  《一亿六》在发表之后果然引起争议,有的读者认为小说格调不高,难以看出是出自写下了《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经典文学作品的张贤亮之手,但也有读者支持张贤亮,认为他叙事老成,假借荒诞之名,痛快淋漓地写他眼中心中的现实,“那个一亿六,他有超人的精子,又长得标准,这个四川人的‘哈’中透出的诚实、真诚,都与这个欲望和物质社会形成反差和对比……人们都在争夺他的精子,而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内在精神。”而张贤亮则表示,他并不怕引起争议,也不担心被骂,“我又不是为了获奖才写这个小说。”尽管如此,记者也发现张贤亮在小说中的“私心”,小说最后主人公来到了宁夏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而张贤亮恰好就是镇北堡西部影视城的董事长,这应该是中国当代小说中最明显的“植入式广告”了。张贤亮昨日并不讳言自己是有意这样写的,“赵本山在小品里都可以做广告,为什么我在小说里不能做广告呢?”

  本报记者 蒋庆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