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不差钱》台词:道出生死哲理 讲清人钱关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议《不差钱》台词:道出生死哲理 讲清人钱关系
2009年02月16日 09:31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漫画人物:“小品王”赵本山 中新社发 王志成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小沈阳”在2009年春节晚会后,人气猛涨。

  有人说:“小沈阳”的人气来自迎合了大众当下口味的东北俗文化。我觉得有其道理,但不全面。就赵本山领衔合演的《不差钱》来说,成功在于俗中有深。

  《不差钱》的台词中有两点就表现了“深”。

  一是道出了生与死的哲理。“小沈阳”说:“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的时候跟睡觉是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

  生与死,是古今中外无数大哲学家苦心孤诣、穷追不舍的哲理。写了多少书和文章都没有讲清楚,“小沈阳”却以简单、幽默的老百姓话语道出了其中的玄妙。你说是不是俗中有深?难怪毕福剑赞叹道:“精辟!”

  二是讲清了人与钱的关系。“小沈阳”说:“钱是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有花了。”赵本山则反驳道:“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钱的确是身外之物。然而,没有钱,人又没法活。钱是在支撑人活而且活得更好一些时才有其价值。离开了人的生活,钱就会变得跟废纸一样,毫无意义。

  正是因为在东北俗文化的幽默、调侃中道出了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不差钱》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具有了生命力。其实,经典如《红楼梦》、《阿Q正传》,也正是凭借俗中有深流传下来的。有深没有俗,无法走向大众;有俗没有深,也无法在大众中恒久。《不差钱》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东北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就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而假如没有这些深刻的内涵哪怕是片断的,只是俗上加俗,一味逗乐,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了。

  张梦阳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