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统一始于汉武帝?(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历史学家: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统一始于汉武帝?(4)
2009年03月19日 11:54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汉代玉门关遗迹
汉代的素纱单衣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削弱丞相权力,强化皇帝专断

  汉武帝的第三项改革是削弱丞相的权力。汉武帝需要高度的集权,来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而他本人的禀性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

  西汉开国之后丞相拥有较高的实权和威望,这对于皇帝的权力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制约,这种制约对国家政权的良性运作本来是非常好的,所以从制度的角度讲丞相有实权是好事。但是如果丞相的权力过大,又碰到一些权臣或心术不正的人担任这一职务,那丞相就有可能利用职权培育私人势力,对国家的政治运作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古代专制体制之下,皇帝的权力和丞相的权力如何制衡,这一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当时有一个丞相叫田蚡,是一个外戚,政治才干有限,但政治欲望很强。有一次田蚡入朝奏事,和汉武帝在一起谈论任命官员的事,从早晨谈到了太阳偏西,汉武帝很不高兴,最后对田蚡说了一句话:“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就是说你任命官员任命完了没有呢?我本人也准备任命几个官。皇帝和丞相之间话说到这种程度,由此可见汉武帝是非常不满意丞相有实际的用人之权的,所以他要收回这样的权力。那么汉武帝是怎样做的呢?

  一是用制度建设的方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制度建设指的是汉武帝设立了一个事实上的决策机构,取代丞相的决策权。在西汉前期丞相是拥有决策权的,当时丞相有一个重要的同僚是御史大夫,丞相和御史大夫是朝廷百官的首领,遇到了重大的事情,是由朝廷的公卿集体讨论决策,奏请皇帝同意的。汉武帝深知决策权的重要,就任用了一批文学侍从,这些人口才好,文章写得漂亮,又愿意在官场上一展身手,像严助、朱买臣、司马相如、主父偃都是这样的文学侍从。每次遇到了军国要务要讨论,汉武帝先和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做准备,对丞相、御史大夫却不事先关照。到了朝议的时候,因为这些侍从之臣事先有准备,当朝廷的公卿大臣提出处理方案之后,他们就开始发言批驳,逐一把公卿大臣提出的方案给批驳倒。这样几次之后,朝廷的公卿大臣明白了,遇到什么事情,皇帝的侍从都准备好方案了,只需要让他们发言就可以。这样一来慢慢由个案变成了惯例,由惯例变成了制度。于是一个新的决策机构形成了,被称为中朝(又称“内朝”),而在中朝和内朝形成之后,丞相和御史大夫为代表的朝廷百官公卿体系就被称之为“外朝”,“外朝”只有执行的权力,这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建设。

  而汉武帝削弱相权的另一个手段就是杀人。汉武帝中晚年一共杀了五位丞相、六位御史大夫,这之后朝廷大臣们明白了,丞相表面上号称是上承天子,佐理万机,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实权,弄不好老命还得搭上,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威信。有这么一个小故事非常传神:汉武帝在杀了三个丞相之后,任命公孙贺当丞相,公孙贺吓得跪倒在地,苦苦哀求皇帝收回成命。可汉武帝还是让他接受任命。公孙贺当丞相后非常“懂事”,皇帝说什么就照着办,绝不提不同意见,可就是这么一位丞相,在皇帝面前唯唯诺诺,最后也被杀了。他本人虽然没有犯罪,可他的儿子犯罪了,受到了株连,被灭了族。就这样,丞相没了实权,朝廷大小官员只要看皇帝一个人的脸色就成了——那是唯一可以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最高统治者。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