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唐陵石刻保护项目通过验收 首次发现石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陕西唐陵石刻保护项目通过验收 首次发现石虎
2009年03月19日 18:33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修复前的石刻历经沧桑
修复后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历时5年之久,中日合作的“三唐陵(顺陵、桥陵、乾陵)”石刻保护修复项目昨日通过专家评审,修复的石刻以及从地下新发现的石刻全部依据历史记载回归原位。修复后的精美石刻气势恢弘,人们可以重新领略唐代皇家陵园风采。

  争论:太新了不像文物

  唐陵石刻是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尤以顺陵、桥陵、乾陵石刻为其典型的艺术体现。顺陵为武则天母亲杨氏之陵,桥陵为武则天少子、唐玄宗之父李旦的陵寝,乾陵则为一代女皇武则天与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

  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主任马涛告诉记者,除去历史的斑迹,石刻修复后会不会丧失历史沧桑感,会不会让人觉得太新就像复制品?当时在对乾陵的7件石刻进行修复时,也曾有过这方面的争议。但由于陵园石刻长期露天放置,历经风雨沧桑,一些精美石刻已残破,同时风化病害也使石刻面目全非、锈迹斑斑,已无法看清石刻表面的精美纹饰。这些病害已经对石刻构成了危害,不具有人文特征,对文物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公众所说的会不会显得太新,没有了沧桑感,主要是从视觉上来体会的,而修复主要是从文物安全方面来考虑的,通过将文物的锈迹清洗、对石刻裂隙进行加固处理、对石刻表层进行化学加固等方法处理,来恢复石刻文物本来的面目。

  修复:补残做到修旧如旧

  那么,专家们是如何修复大型户外石刻的呢?对于风化的石刻,采用了化学加固的方法;对于石刻裂缝则采用了浇灌加固的方法。有的石刻底座丢失了,这次则进行补配;对于已经倾斜的石人像则进行了扶正。一些倒在田野的石马,也都重新被扶起,摆回了原来的位置。对于铁箍风化产生的铁锈,专家们用化学品予以清除。对于一些石刻残损缺失部分,则采用了相同或相近的石质进行拷贝,并与原有的残块进行有机黏结或加固,补配后再将新补配的做旧,从外形到外观上达到“相似”,体现石刻的艺术感和应有的风貌。“修整后的石刻,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皇家的气派。”有专家认为,在三座陵园中,乾陵陵园内精美的石刻群雕气势最为宏伟,顺陵最具特点,桥陵石刻雕工精美。

  昨日专家评审后,对修复工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项目对三陵的七十多件石刻实施了有效的保护,而且效果良好,对同类石刻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并建议整理经验推广。

  乾陵、顺陵发现新石刻

  揭示出武则天与李唐的政治争斗

  昨日,会议还发布了顺陵新发现的石羊、石虎、仗马,以及乾陵首次发现石虎的消息。专家介绍,两个新发现揭示了武则天与李唐之间的争斗。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韩伟告诉记者,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当时按照刺史夫人的级别来安葬。武则天称帝后,追封其母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在唐朝,石羊、石虎均为人臣之墓,设置石羊意为皇帝希望人臣像绵羊一样温顺,而设置石虎,则是希望人臣像老虎一样为君主服务。”韩伟解释说,此次发现的一对石羊和一对石虎,充分说明了武则天之母当初是按照人臣之墓的规格入葬的。武则天当权后厚葬其母,将石羊、石虎深埋,将墓扩建为陵,并设置了皇陵资格的华表、奉阁将军、仗马等,并设置了一对石天禄(像麒麟又像狮子带有翅膀的动物),重达70吨,这是三座陵园的石刻中最重的。

  武则天驾崩之后,李唐重掌江山,顺陵又遭了殃,由陵又变成了墓,其华表、仗马、奉阁将军等具有皇陵标志的石刻被掩埋,重新立起了象征人臣标志的石虎、石羊。

  此次考古发掘,专家在乾陵北门还发现了石虎。“这意味着乾陵在武则天称帝前,曾摆放有石虎,而武则天当权后将其深埋。在武则天之后,唐陵之中再没有出现石虎,这成了陵园转折的标志。”考古专家分析,武则天特别忌讳石虎,视之为“人臣象征”,以前在乾陵也没有发现过石虎的标志。如今这些被掩埋的石刻全部被立了起来,向人们展示着当时的政治争斗。

  本报记者 周艳涛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