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当代作家语言很粗糙 韩寒让人狂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陈思和:当代作家语言很粗糙 韩寒让人狂热
2009年03月24日 10:3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陈思和在深圳接受本报专访。 庄礼幸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著名学者陈思和接受本报专访,清点文坛纷争

  朱文让人深思,韩寒让人狂热

  日前,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思和来到深圳,参加广东女作家李兰妮长篇自传体散文《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学术研讨会。这本书,让陈思和将目光关注到平时并不十分留意的抑郁症领域。

  而对于自己一直潜心研究的中国当代文学,也让他有“旷野无人”之感:“中国文学从1990年代以后,就停留在稳定、凝固的美学趣味里,没有流派、没有师承、没有特点、没有追求。”在会后记者对他的专访中,他一桩一桩地谈论近年来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纷争。在他的视野里,与他相熟的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并不是简单的“垃圾”二字;“韩(寒)白(烨)之争”并不能动摇两者任何一方的现状;朱文是最可惜的天才小说家;新一代没有出现真正反叛的作家……

  这位被认为是严谨、敏锐、独立而富有激情的学者,多年来很少在媒体上出现他的声音。他“置身事外”的观察,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中国当代文学。

  经过文革的革命式语言

  中国语言之美被毁坏殆尽

  记者: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近些年关于当代文学的争论很多,您是否也关注到这些?比如德国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文学是“二锅头”,上海学者朱大可说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沦为垃圾场。

  陈思和:我上网比较少,但我跟顾彬很熟,交流也很多,他的说法是被媒体绝对化了。他是诗人,对诗歌更了解,对文学的要求就是对诗的要求。以诗歌的标准来要求小说,小说的语言当然就显得很粗糙了。他说中国现代文学是五粮液,当代文学是二锅头,说的也就是语言的粗糙、小说家的浮躁、媒体和商业的制造。但我很喜欢喝二锅头,顾彬也喜欢,因为便宜嘛。(笑)

  记者:很多中国作家和评论家回应说,作为一个汉学家,他不可能完全了解中国文学。

  陈思和:这是事实,他只能从他自己的角度作出评判;他所批评的,更多的是被媒体炒作的那批书,比如卫慧的《上海宝贝》。另外,顾彬是外国人,要把汉语说得精确,不可能。我请他上过两个学期的德国文学史,讲到德国诗歌时,他也是说很好,讲到德国小说时,他一样地批评。像伯尔、君特·格拉斯这些作家,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很了不起的作家,可他用汉语评价同样是:垃圾、语言很差。就是这几个词。

  记者:他对中国小说和德国小说的批评是否基于同样的理由?

  陈思和:一个理由是,他认为这些作家都是战后作家,而德国的语言在纳粹时期已经被毒化了。二战后许多优秀作家都不搞创作了,去搞翻译。去翻译法国、英国的文学,以唤起人们对以前的德国语言的记忆。

  他批评中国作家“垃圾”、“语言很差”的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五四一代作家部分程度上因为翻译而创造了现代汉语,经过文革的革命式语言,中国语言之美被毁坏殆尽。在德国,伯尔、里尔克、策兰都是翻译家,所以他批评中国作家不懂外语,甚至不能通过翻译来唤起民族语言的记忆;而中国现在搞翻译的,又没有几个是真正的作家。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