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界缅怀林耀基:他站在小提琴艺术最前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音乐界缅怀林耀基:他站在小提琴艺术最前沿
2009年03月25日 13: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于《沉思》中告别林耀基

  林耀基,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大师,生于1937年,广州台山县人。2009年3月16日凌晨,林耀基在与他终生相伴的中央音乐学院走完了成就非凡的一生,享年72岁。3月22日上午10时,林耀基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殡仪馆内响起的不是沉重的哀乐,而是林耀基生前最喜欢的小提琴独奏曲《沉思》。

  实现了中国小提琴在国际赛事中“零”的突破

  1954年至1960年,林耀基在中央音乐学院随马思聪学习小提琴。1960年赴苏联师从小提琴家雅克勒维奇,与吴祖强、郭淑珍、盛中国等同为我国最早公派赴苏留学的青年音乐家。在他学习期间,雅克勒维奇就曾预言:“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将会为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多年来,林耀基潜心教学,实现着这一预言——因所教学生在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众多,林耀基被誉为“采矿大师”和“冠军教授”。

  1980年,林耀基的学生胡坤在芬兰第四届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实现了中国小提琴在国际赛事中“零”的突破。从此之后,他的学生薛伟、徐惟聆、陈美等陆续在各大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脱颖而出,先后在芬兰的西贝柳斯、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国际小提琴比赛”、前苏联的“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英国的“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法国的“弗朗西斯卡国际小提琴比赛”和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国家举办的世界级小提琴比赛中获奖,获得的国际奖项达40余项,其中有15人荣获冠军。此外,林耀基不但重视专业弦乐教育的发展,对业余弦乐教育事业也非常关心。

  林耀基曾经尝试用“林氏教学法则”对学生李传韵和杨天娲进行教学实验,对人的生理机能、体能、耐力、思维、技巧、音乐表现等方面的承受极限作出了挑战,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以后,这两位年仅10余岁的小提琴演奏家成功地在香港和北京的音乐会上现场演奏了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全集》。而这部作品正是被称为“小提琴演奏试金石”的高难度惊世之作。

  一直站在小提琴艺术的最前沿

  林耀基多次应邀出任十几个重要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并且定期前往欧洲、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大师班”讲学活动。美国迪雷教授观摩林耀基的大师课后,对他的授课赞誉很高。这些国际上的交流活动,一方面开拓了林耀基的视野,让他能够更及时地接触小提琴演奏艺术的最前沿;另一方面也把“林氏教学法”带到了世界各地,传递给了更多的演奏者。这对于“林氏教学法”的不断补充、完善和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在世界上知名度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耀基最后一次担任国际赛事评委是在去年于青岛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小提琴大赛上。作为两届中国国际小提琴大赛(青岛)的评委会主席,林耀基为这一赛事确立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止一次地表示:“我们国家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级小提琴赛事,我的激动无以言表。”为此,他尽心尽力地为这一赛事出谋划策,在第一届比赛开始之前,百忙之中前往青岛考察比赛环境,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广邀国际级的小提琴评委,让外国艺术家在感受中国承办的这一国际小提琴赛事的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口碑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他说:“希望这一赛事能继续举办下去,为全世界的青年演奏家们提供一个平台交流、竞争的机会。”

  音乐界共同缅怀林耀基

  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说:“林老师是一个视学生为财富的人,将他的全部心血都给了学生、给了事业,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直到他的最后时光。”徐惟聆在即将到来的3场音乐会中,每场都将演奏西贝柳斯的曲目,却没有想到,这些曲子“好像是林老师留下的功课,也像是给林老师送行”。中国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陈允4岁就开始跟林耀基学琴,至今正好50年。他说:“林耀基是我一辈子的恩师、一辈子的朋友。”林耀基的学生、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认为,林耀基这一代的老师代表了中国小提琴教育的最高水准和高峰阶段,他们引领着中国小提琴的教学,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年轻后学,这些学生现在很多都活跃在国内外的一流演出舞台上。林耀基的学生们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为林老师举行学术性的纪念活动和纪念音乐会。

  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坦言:“在音乐艺术方面,林耀基是我生平所识、所交的各门各类所有音乐人士中,最有真正、实在、道地的高超音乐灵性与音乐才华,最具音乐敏锐力、辨别力、想像力、感悟力、深识力和指导力的音乐人才。”琵琶演奏家李光华则说,林教授是小提琴演奏和教育‘中国学派’的领头人,他的教学方法得到全世界的公认,贡献太大了。他的离去,是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的损失……他对于小提琴的教学,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培养学生是他最大的乐趣。

  作者:焦波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