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敢问刘世杰副主席有几张"文学执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敢问刘世杰副主席有几张"文学执照"
2009年03月27日 09:13 来源:华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墨水的诚实甚于热血”,这句话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籍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说的。不知道,现在贵州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世杰先生,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文学信仰。

  这位身居高爵显位的“知名作家”,最近陷于雇枪手”这种对文学严重不诚实的泥沼中了。原来,不久前与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杀出绝地》一起推向市场的同名小说,署名就是刘世杰。但随后苏州女诗人言美芳却拿出重要证据,阐明自己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作者,而唯一署名的作者刘世杰,实际上一个字也没写。

  真是羞惭,尽管我自诩是忠实的文学爱好者,但此前的确还不知道有刘世杰这么个“知名作家”。要知道,人家可是“被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评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先进工作者代表”呀。不过,现在想想又有些释然。毕竟,在我心中,文学应该是一个纯粹与干净的场域。“一个字也没写”却坦然署上大名,这样“德艺双馨”的人,任何一个文学的信仰者,都肯定会不屑的。

  这让我想到一个很好玩的词,叫 “文学执照”,出于批评家张柠一篇题为《谁在颁发文学执照?》的文章。那篇文章批评了文学奖的滥觞,指出一些作家靠权力赐予的文学奖,就像是一个上面印着荣誉、金钱、权威花纹的“驾驶执照”,让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畅通无阻。贵州文联副主席刘世杰现在又让我知道,在文学奖之外,还有着诸如“德艺双馨”之类不同的“文学执照”。

  值得一提的是,刘世杰副主席面对“枪手”质疑,拿不出任何证据,反而硬说别人是在“炒作与造谣”,甚至还拿起法律大棒要往那个显得很可怜的“枪手”身上砸。3月25日,刘世杰被揭发后骂对方“他们这是在造谣”;而26日出品方发“致歉函”称在刘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他署名为小说作者后,刘世杰再不说别人“在造谣”,而求记者“你们就不要再追究了”!

  说实在话,我始终都想不明白,这位省文联副主席怎么能有这么充足的底气,竟然不顾起码的事实证据与法律理性,就试图来擦干净他那现在大家都已熟知的“污名”。要知道,人家那位“枪手”可是拿出了有关“小说讨论的电子邮件截屏、交稿的邮件记录等等”确凿证据了,你这位文联副主席所持的不过是一种“电视剧业内的行规”,那不过就是一种建立在商业资本基础上的“潜规则”罢了。

  这实际意味着,刘世杰副主席不但对文学很不真诚,缺乏应有的写作伦理,而且,还缺乏起码的法律精神。按理说,“潜规则”不能代替法律的制度理性,这样简单的道理,作为一名省文联的副主席不可能不懂。不过,再想想刘世杰这些身份背后赋含的权力层级,或许也很容易想到,官场“潜规则”是很容易派生或者寄生出种种见不得光的东西的。对刘世杰这样位高权重的文化操盘手来说,“一个字不写”成为唯一作者,或许只是复杂潜规则中的一种小儿科,他自然可能欣欣然受之,坦坦然乐之。

  我还相信,如果不是这位“枪手”挑破潜规则,揭开刘世杰的画皮,这本《杀出绝地》的小说,绝对会成为刘世杰副主席又一张重要的“文学执照”。而且,这张“文学执照”还能制造出更多新的执照。比如,这部小说可能会获得什么“文学奖”。由此就不难想象,从“德艺双馨”到成为《杀出绝地》的“作者”,刘世杰副主席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对“文学执照”花样色彩的翻新过程。

  行文至此,我想问一下刘世杰副主席,您的抽屉里到底有多少这样权力与资本发放的“文学执照”呢?如果太多,可得记着及时清理。要知道,在生产这些“文学执照”时,那些在暗夜里运行的权力与资本,可是伤害与污染过别人的,尽管你能对之安之若素,但留着太多的证据,对您总归是个隐患。切记,切记!

  (单士兵 知名评论员)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