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军老兵的"时间简史":和史迪威不打不相识(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远征军老兵的"时间简史":和史迪威不打不相识(2)
2009年03月29日 09:46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华侨抗日志愿队打响前战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楚英受英军总司令胡敦的派遣,进入缅甸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并担任英17师联络参谋。据说,当时印度英军总司令韦维尔认为缅甸是英国的重要属地,也是印度的屏障,如果日军占了,将来英国还可以从战后的“和会”上把它收回来。若是中国军队来缅甸,那么英国就无法赶走中国人。因此韦维尔最初拒绝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只是请中国派人入缅组建华侨抗日志愿队。

  这种背景下,王楚英被英军选为驻英军17师联络官,并奉命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任指挥官。对于英军为何选中十八九岁的自己,王楚英分析说:“也许他们是认为我年纪小,军衔低,能够成为傀儡。”不过,王楚英没有给中国人丢脸,他组织起了一支数百人的华侨抗日志愿队,在经过简单军训后,1942年1月6日,志愿队在毛淡棉破获了日军的一个情报站,侦破了日谍要炸毁英舰“奥马哈号”的阴谋,保全了英第17师数千官兵的生命。

  “当时的英军17师师长史密斯称我们华侨志愿队是上帝给他们的厚礼!”王老说,就在那天凌晨,志愿队在缅甸毛淡棉港口巡逻时,发现有两名形迹可疑的人划着舢板向英军17师所乘的运输舰靠近,队员在水里将这两人抓获,并从两人身上和舢板上搜出装有引爆装置的炸药。“两人交代他们是和两名日本间谍从泰国潜入毛淡棉的,日本间谍派他们炸毁英舰和港口码头设施。后来这两人带路,将正在发报的日本间谍抓获,摧毁了日军的阴谋并解救了英军17师数千官兵。”

  1942年2月23日,英第17师被日军两个师团围困在锡唐河东岸,当时河上桥梁已被炸毁,滔滔河水断了退路。王楚英回忆说:“当时,英军支撑不住,打算投降,我连忙找到史密斯,表示决不投降,一定要突围。随后,我驾驶装甲车第一个冲向日军阵地,在志愿队的带领下,英军也紧随其后突围。这突然的袭击,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他们被迫后退七八公里。包围圈被撕开一个大口子,英17师最后全部突围。事后,英国政府授予我勋章,并发了10英镑的奖金。”

  传奇老兵的幸福爱情

  笔直挺拔的身姿,花白的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86岁的王老,仍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仪容,神情却谦和且平静。“想了解那段历史,我给你们讲讲。不要写我的故事,没什么好写的。我只是个小人物。”一生的传奇经历,王老自己却用“苍白”来形容。

  1949年,王楚英跟着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来不及和妻儿告别。那时候,大女儿才刚刚出生两个月。那个年代,这样的情况很多,从此,夫妻天各一方。王楚英无法割舍对妻子的爱恋思念。1954年,竟然有了个机会。蒋经国派他去香港公干。到香港后,他想方设法与妻子取得联系,妻子一句“你回来吧”,已经升为少将的王楚英毅然放弃高官厚禄、优越的生活,回到了南京。问及当年他的手下现都已当上了中将,自己却在风华正茂的时候选择了退出,回家与亲人团聚,面对现状有没有后悔过,王楚英老人淡然地笑了,“从来没有,我的家这么幸福,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人生,真的不在于权不在于钱,而是在于不要为明天担忧,不要为儿女们担忧。”

  其实不用说,老人的家里到处弥漫着温馨:墙上到处挂着家人的照片,“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候她才19岁噢,我们刚认识;这张是我大女儿小时候的,像个洋娃娃;这是孙子、孙女,现在都上大学了……”老人开心地在每个房间来回跑着,逐一介绍着。

  回忆起与老伴的相识相恋,老人又笑了。“那时日本投降了,我们的司令部就在现在的大方巷江苏省委第一幼儿园,原来是中山北路45号。有一天,我推自行车出门,她跟着老师从鼓楼那个方向过来,那个老师是医院的眼科主任,和我认识,彼此打了招呼,我就提出请他们晚上一起吃饭。”王楚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时年轻……他一眼就对这个姑娘有好感了,吃完饭,有意识地请她留个名,一看,人长得可爱,字也写得漂亮。老人起身从书桌旁翻出一本笔记本,“你看,这就是她写的,字漂亮吧!”

  文革中,王楚英曾经的特殊身份,自然为他和家庭带来了灾难。“他们说我是大老虎,活老虎,千万不能放虎归山,不敢把我下放到农村去。”王老哈哈一笑,这倒是因祸得福了,虽然在南京关黑房子,审查……但毕竟和妻子、孩子没有分离。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时间就在平淡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王老已经80多岁,相濡以沫的老伴在2007年8月23日睡午觉时突然中风,最近又躺进了医院康复疗养。“那天,她就睡在这张沙发上,后来我进来时,就发现她摔在地上了,身子不能动,也讲不出话来,我急忙把儿女们叫回来,打了120把她送到医院,现在没事了,就是右腿不好动,痛得厉害,不大会说话了。”不过,老人说,就是这样,老伴还像年轻时一样,喜欢向他撒娇。“前几天忙,没能去医院看她,女儿跟我说,妈妈挺不高兴的,连东西都不肯吃,问‘是不是因为爸爸没来’,她说是的。”王老因此急急地跑到医院,一看到他来,老伴就开心了,“我回到家,接到了她的电话,她大声地喊我‘老伙计’。”王老高兴极了。“老伙计”,是老伴对他的昵称,由于老伴中风后说话困难,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王老现在的生活还挺忙,原本到了这个年纪应该在家看看书散散步,过过悠闲的日子。但他近年来也在致力于抗日战争的研究,特别是远征军历史的研究。“像我这样的见证者不多了,要趁着现在,把这些记忆尽量完整地留下来。”王老家里的电话热得很,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老人耐心接听了许久才放下来——一位远征军的妻子打来的。“她从别人那儿知道了我的经历,想打听知道不知道她丈夫当年的情况。”王老陷入沉思,良久,才摇摇头。他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想寻找自己亲人的线索,四川、东北的尤其多。“很多人都没能回来,甚至都不知道葬在哪儿。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我只能把自己所知道的尽量告诉他们。至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丈夫、父亲,当年在那片土地上为保卫国家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目前一部反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浴血奋战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正在热播,王老却遗憾地告诉记者,他看不到这部电视剧,因为他患上了白内障,双眼已看不太清东西。但老人却依旧精神矍铄,问及秘笈,老人爽朗地笑了,“用我老婆的话说,就是八个字:嘻嘻哈哈,傻里傻气。”

【编辑:卢岩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