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排话剧《资本论》 马克思穿越时空到未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上海创排话剧《资本论》 马克思穿越时空到未来
2009年04月01日 09:57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资本论》将被搬上话剧舞台的消息一经披露便引起中外媒体关注,这部深奥的理论巨著将以何种形式被搬上舞台成了焦点。

  据悉,为了在舞台上形象而又准确地演绎《资本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邀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张军为剧本把关,并确认由青年导演何念操刀,力求将这部经济理论著作打造成一部好看又睿智的舞台作品,以轻松、活泼的方式为普通大众所接受。

  文本创编——

  灵感来自全球金融危机

  “此次舞台版的《资本论》肯定会以如今全球经济大萧条为背景。”上海话剧中心总经理杨绍林告诉记者,“其实我们最初决定排《资本论》也是由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灵感,在这一特别的阶段,全球很多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再度把目光转向马克思的这本著作,开始重新反思著作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当然,我们相信这场金融危机最终会过去,但我们希望能通过舞台作品,让更多人一起来思考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才是最合理和完善的。”

  联系全球金融危机来编创全剧的想法得到了包括教授张军、导演何念等在内的主创人员的一致认可,张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选择在当下创排《资本论》,其最大的现实意义莫过于挂钩当今世界正经历的这场危机。就哲学层面来看,如今全球经济的大萧条正是原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内在矛盾的种种反映,甚至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开始试着用《资本论》来思考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寻找全球经济的出路。”

  “剩余价值”不是唯一主题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要将这样的鸿篇巨制搬上舞台的确让人难以想象。正因如此,剧中将表现著作中的哪些理论、如何取舍就成了舞台文本创作的关键。对此,张军教授表示:“最先要明确的是这部剧要表达《资本论》的什么精神。”

  他指出:“虽然《资本论》的全篇都是以非常理论化的语言写就,但其实质是一部带有批判精神的作品,它深刻思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及危机。所以如果现在将其搬上舞台,那么这一内涵是不应也不能丢弃的,我们还是应当从批判的视角切入,和《资本论》全篇精神相统一。”

  对于《资本论》中最广为人知的关于“剩余价值”的理论,张军认为不能简单地以此为创作主题:“我觉得要用舞台来表现‘剩余价值’很困难,这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如果全剧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也不能全面地阐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的精神理念。”思路创意是关键所在

  要将一本厚重的理论著作打造成一场视听盛宴,思路和创意无疑是最关键的。对此,三位策划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所欲言。杨绍林表示会尝试用一些人们日常生活场景来帮助观众对《资本论》的理解,他以风靡日本的漫画《资本论》为例:“日本畅销漫画《资本论》就把故事发生地设置在上世纪的一个奶酪厂,奶酪厂老板罗宾拒绝接受其父亲的‘乌托邦’思想,横征暴敛,最终在全球经济萧条时陷入困境。然后,故事主人公因常常要在追求暴利与怜悯工人之间做出选择,而饱受心理折磨。”

  张军教授则建议不要局限于《资本论》,可以联系更多马克思的其他著作,在批判一个不够完善的制度的同时,也提出一个令人颂扬的新的经济体制,通过人们对新制度的期待、向往,来演绎这样一出政治经济学大戏。张军坦言:“创造财富一直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人们的共同追求,可是在这一盲目的财富累积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赚钱只是他们为过上更好生活的手段,并非是最终目的,在无止境的贪念中很多人沦入了‘为赚钱而赚钱’的怪圈,正是这一制度将其行为异化了,这正是现在的人们值得思索的问题。” 

  舞台设想——

  “马克思”穿越时空到未来

  记者昨日从主办方获悉,如今《资本论》的创排工作还在筹备阶段,估计该剧正式呈现在舞台上要到明年7月。尽管如此,关于舞台版《资本论》的讨论已经火热地展开了,导演何念告诉记者,他曾考虑过采用日本导演黑泽明经典影片《罗生门》的叙事结构,在不同观点间互相切换,来演绎马克思的这部巨作;也不排除引入“平行宇宙观”的理论,让“马克思”穿越时空出现在不同时代,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完善《资本论》的同时对未来的经济形势做深入的探究和预告,这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需调整的。

  何念笑说:“舞台版的《资本论》可能会呈现一个比较荒诞的风格,我们甚至想过故事可以从‘混沌天地初开’开始,将资本是如何转移的一步步展现在观众眼前,在宇宙平衡的理论下,看着财富如何从最初非洲尼罗河流域逐渐向全球扩散,然后随着整个世界市值的递增,自然资源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掏空的。这应该是很有意思。”

  网罗社会焦点话题

  对于张军教授“不要过多局限于‘剩余价值’”的创作策略,何念表示赞同:“‘剩余价值’放到今天这个时代再来深度讨论仍有其意义。”他也不排斥在剧中加入一两个和“剩余价值”有关的小故事,尤其是以这一理论穿针引线,将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串接起来,加强戏剧效果。何念说:“员工的‘剩余价值’被过度‘压榨’不仅表现在一般企业中,明星和经纪公司、球员和俱乐部之间也都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如果我们把这一理论放到社会热点事件中,往往就能让那些看似复杂的纠纷现出原形。”

  作为“80后”新锐导演的代表,何念坦言不会照本宣科,会在表现马克思理论时加入当代人的思考:“我们就曾经畅想过以现代某企业为背景,表现员工们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剩余价值’被剥削后的种种反应,起初他们可能会很郁闷,甚至想到联合起来干掉老板,但很快他们发现如果干掉了老板就意味着大家都失业了。于是他们又把矛头从老板转移到其他员工,大家开始互相攀比,看谁最能获得老板的欢心,然后他们发现谁的‘剩余价值’多谁就能成为老板眼前的红人,而那些没有‘剩余价值’的人,从理论上看似乎是得益了,但其实他们正是金融危机背景下率先失业的那一群。”

  舞台手段丰富多样

  从《人模狗样》中“亦人亦狗”的肢体表演到《武林外传》中的“自助式旋转镜头”;从《罗密欧与祝英台》中的“舞台慢动作”到《鹿鼎记》中的“人工飞毛腿”,话剧《资本论》将采用尽可能丰富的舞台样式,不但借鉴歌舞剧、音乐剧、肢体剧,甚至就连儿童剧的艺术创作手段也在考虑范围内。

  何念告诉记者:“《资本论》的题材虽然严肃,但我们还是希望做出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时尚性于一体的舞台剧。我们这个戏肯定要以市场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呈现,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资本论》大多一知半解,如何让他们以愉悦的心情来理解著作中深奥的理论就是我们要做的事儿,所以在剧中我们会‘无所不用其极’。”

  尽管已经确立了“主题严肃准确”、“形式丰富多样”的创作思想,但何念还是直言“分寸感”是创排该剧的最大难题:“在如今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人们都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漏洞和不足,而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让人们对我们现在所实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刮目相看,但究竟存不存在完美的经济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我们现在排《资本论》不会把重点放在各种经济体制的比较上,但到底以什么为核心思想,内容和分寸的拿捏,还需要张军等经济学家来给我们把关。”

  新报记者|朱渊|文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