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考生趣闻:康熙"偶像"70岁还应考 终中探花(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高龄考生趣闻:康熙"偶像"70岁还应考 终中探花(2)
2009年04月01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父子同场考试还有一个例子,嘉定名士王光禄成名前,每年参加岁、科试时,则与父亲一起参加考试,结果父亲屡列榜尾,而光禄总是名列前茅。一次,父亲对光禄说,这次我们把各自的考卷互换,试试考官的眼力如何。结果,光禄仍为前列。后来光禄已成高官,他的父亲还是个老秀才的身份,拄着拐杖前来应考。考官是王光禄的同年,劝他说:“老年伯正当颐养天年,不必来吃这份苦了。”他正色道:你错了,大丈夫奋志科名,应当自己取得,如果借着儿孙之福,自暴自弃,我深以为耻。

  在科举时代,王光禄的父亲这番话确也道出了大批读书人的心声,读书的成与不成,能否通过科举,是当时人们心中的一个坐标。不能通过科举正途,即使一生为官,也总觉得是个遗憾。晚清时,上海有个叫潘襄的秀才,13岁就入学当了秀才,17岁就得到国家给予生员的生活费用。青年时,以贡生的身份入京,两次任教职,一次署县令。60岁以后,罢官归乡,家道贫困。70岁后,忽然改名应童子试。直到83岁,仍然手抄口诵,锐气不衰。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听说读书要靠慧根,我这辈子是不行了,要为下辈子打下基础,或许来生可以早些考上。话虽如此,一生读书的人,虽然以贡生的身份做了官,但没能考中举人、进士,总归觉得是个遗憾。晚清名臣曾国藩,28岁时以第三甲四十二名的成绩,“赐同进士出身”。从身份上讲,他与“进士出身”只多了一个“同”字,其他方面并无差别,但他直到晚年,对此仍然耿耿于怀,总觉得自己科举时的名次不够好,引为一生的憾事。

  有些老秀才,读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也练就纯熟的书本知识。湖北有个老秀才,70岁了还来参加院试,考官想试试他的本事,随口出题道“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老秀才应声回答:“道本乎天,家修而廷献也。”学政大人也不得不佩服他对经书的熟悉程度。清人龚炜在《巢林笔谈》卷5中说到这些考了一辈子的老诸生时,禁不住有许多感叹:老秀才们终年读四书讲义,毕竟多读几年,所以文章往往细腻、有条理,但读了一辈子书,写了一生的时文,终究考不取功名,“不知费多少精神岁月,聚成一堆不值斤两故纸,亦是可叹”!嘉庆间,有个叫李贻德的举人,在京中参加会试,十年不归,屡试不第,年过五旬。这一年,他的一个同年中举的朋友死于京师,他赋诗曰:“故鬼未还新鬼续,怜人犹自恋长安。”可谓是道尽了科场辛酸。不久他也客死京城,闻者悲之。(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2,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2页。科举时代,不知有多少有才之士,在科场中消磨了一生,皓首穷经,一事无成。

【编辑:宋方灿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