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京剧推手李瑞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京剧推手李瑞环
2009年04月20日 14: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京剧推手李瑞环

  在庆功宴上,李瑞环感慨:“音配像是百年大计,你们的名字都在上面,100年后,人们都记得你们。100年后,谁会记得李瑞环啊?!”

  本刊记者/陈晓

  2009年4月7日晚,天津中华剧院舞台,京剧《韩玉娘》正在上演。

  纨绔子弟胡为登场:“我爸爸胡搞。只因他老人家曾做过一任县宰,官当的时间不长,钱捞的不少,算得上高效益!”“老子他捞钱不择手段,小子我花钱不讲章法;老子敢捞,儿子敢花。这叫什么?这叫生态平衡。”恶少的胡言引得台下一片会意的笑声,“新加的,又是新词。”

  《韩玉娘》是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由传统名剧《生死恨》改编,从结构到台词,前后十易其稿,加了一些针砭时弊的新词,删了一些拖沓冗长的唱段。这是“李瑞环改编剧目汇演”的第二场,也是改动最大的一出戏。从4月6日开始,李瑞环改编的《西厢记》《刘兰芝》《金山寺·断桥·雷峰塔》《楚宫恨》陆续在中华剧院上演。

  这几出戏从1999年就陆续公演过。最早改编成熟的《西厢记》,1999年在第二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示范演出奖”,《金·断·雷》《楚宫恨》先后在第三、四届京剧节获“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和“荣誉改编奖”,《韩玉娘》在2008年第五届京剧节荣获“特别荣誉改编奖”。但2009年4月是五出戏第一次汇演。“以往是天津青年京剧团一个团唱,这次让全国的优秀京剧演员都来参演。”天津戏剧协会副主席刘连群说。此次汇演有北京、上海、湖北、天津等地和解放军的8家院团参加演出。

  李瑞环改编的剧目大部分都是文戏,“因为文戏更重文本和唱词。”刘连群说。故事大多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也曾属于京剧历史上的名剧或曾在舞台热演的大师、流派代表剧目。但由于老剧本拖沓,结构松散,演出场次越来越少,几近失传。李瑞环多次呼吁,振兴京剧要从一剧之本的加工、改编入手,适应时代和观众的欣赏需求。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瑞环策划实施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时,就在繁忙政务之余修订,整理,改编剧本,此后20余年不断修改。

  这次汇演的五出剧目算是定本。

  李瑞环的改编,或理顺其逻辑缺陷,比如《西厢记》舍弃了大团员结尾,在长亭送别处就戛然而止,暗含张生、崔莺莺的悲剧性结尾,这被马连良儿子马崇仁赞为“改得最精彩之处”;或鲜明主角性格;或删掉其拖沓冗长的唱段。几乎所有的剧目都由原来的4个多小时精简为2个多小时,但又保留了经典唱段。

  身着深色正装,头发一丝不乱,李瑞环也坐在台下,时而手指台上大笑,时而探身扭头和身边看客交头接耳。台上是真实世相和生活琐细,台下,此时此刻李瑞环和一个普通戏迷没有差别。

  但他又不是一个普通戏迷。他在天津主政时主持“百日集训”,训出一个天津青年京剧团。同时开始的京剧音配像工程,抢救出460出绘形绘影的经典老戏,至今还在为京剧行当输送养料;他提出“一场一团一所”(一个表演场地,一个剧团,一间招待所)的京剧发展理念,于是有了天津青年京剧团的表演大本营——中华剧院。剧院舞台宽阔,台口宽14.5米、进深25米、高8.5米,演员服饰珠环翠绕,连龙套戏服下摆都金光闪闪。据说,该剧院十蟒十靠(注:京剧中,以将军的盔甲和官员的蟒袍来说,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即红、黄、绿、白、黑;下五色即紫、蓝、粉、湖蓝、古铜或秋香色,合称十蟒十靠)置办齐全,甚至能拿出双十来,这在国内剧团是不多见的。

  戏剧是他改编的,演员是他培养的,舞台是他建设的。他比台下任何一个击节而和的戏迷更有资格享受这个夜晚。

  “京剧是要改革不是改行”

  李瑞环1934年出生在天津宝坻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背着木匠工具只身闯荡京城,后来成为电影《青年鲁班》的原形。18岁成为第三建筑公司工人。每天吃完晚饭,他都去街边路灯下看书,冬天就裹上军大衣。24岁已是人民大会堂建筑工地上的突击队队长。为给宴会厅铺地板,全国工匠云集京城,最后李瑞环的方案中选。整个宴会厅地板铺设只用了一颗钉子。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李瑞环成为“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分子”,经常去北京工人俱乐部为工人学习班讲课。这时,京剧正处在体制变革翻天覆地的旋涡中。一方面对戏曲伶人的口诛笔伐余音未了,戏班国营浪潮又起,沿袭千年的戏曲传承方式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开始实施,所有禁演剧目全部放开,京剧和艺人似乎又看到锦绣前程。在市长彭真的主持下,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的戏班合并成北京京剧团,每晚都在京城各区戏院演出,工人俱乐部也是场地之一。

  李瑞环提出不要讲课费,每次讲完课就在俱乐部免费看戏。合并后的北京京剧团名角云集,李瑞环看到了中国传统京剧最好、也是最后的时光,并认识了张君秋。此后经常去他在白广路的家里串门,开始两家长达几十年的交往。

  张君秋的长子张学津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李瑞环,就是从上海京剧团回北京的家中,看到李瑞环正抱着一盘花生,和父亲下象棋。父亲还为他准备了老白干和煮羊肚。那时李瑞环已在全国青年联合会任职。

  在工人俱乐部免费“蹭戏”的日子,李瑞环看遍了最传统经典的老戏,这段经历使他日后坚持对京剧根深蒂固的传统审美,这种思想在他当了全国政协主席之后,在谈话里还一再出现:1990年1月10日在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上,他说“京剧就是姓‘京’”,不管运用什么现代科技手段,都必须以不破坏它的艺术特色为准绳。”在和“音配像”艺人谈话时,他说“京剧是让你们改革,不是让你们改行”。

  上世纪80年代后,话剧、电影、流行音乐当道,京剧逐年式微。京剧开始不断求变:话剧化,加交响乐,搭金碧辉煌的实景。张学津说起自己参演的《大唐贵妃》,有一出杨玉环与李隆基下台阶的戏。三十几级台阶,以往全靠艺人提脚,抬步,在空旷的舞台上用身段步伐写意出莲步轻移,款款而下。新的《大唐贵妃》则被贯以大型交响京剧,舞台上搭了个三十级台阶的实景。演出时,艺人颤颤巍巍,小心着脚下别踏空,从台阶上滚下来,京剧传统的唱念作打全顾不上了。

  但2009年4月天津中华剧院的舞台上,依然保留着李瑞环的京剧审美:韩玉娘身世颠沛,刘兰芝战战兢兢,恶婆婆盛气凌人……都在演员的举手投足和唱腔的转换上。舞台天高地阔:蓝地毯,红幕布,一桌两椅,给京剧表演留下最大的写意空间。

  “喊一百句口号不如踏实抓一个团”

  世代相传的科班制已被国营取代,师傅一对一口传亲授的教学方式也难以为继,很多经典剧目整剧已经失传。在天津这样一个戏曲氛围和群众基础浓厚的城市,京剧和艺人也有存亡之虞。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戏曲学校的一批学生面临着分配问题,他们后来成为天津青年京剧团。

  1986年,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提出“喊一百句振兴京剧口号,不如踏踏实实抓一个团”。从1986年6月起,他亲自选定剧目和老师,为天津青年京剧团传授,排演京剧经典剧目。史称“百日集训”。

  此次集训,全国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顶级名师齐聚天津,堪称当时京剧界的“梦之队”;集训目标是克隆原版的最佳阵容、最佳水平,为此尽可能礼聘了包括关键角色和琴师、鼓师在内的原班人马,分工把口,一对一地施教。原剧中的老艺术家去世了,就请深得真传的优秀弟子或长年合作者,连桌椅、道具摆放的位置也用尺量过。老友张君秋被聘为集训总顾问。

  集训场所在天津宾馆,李瑞环得空也会去现场督导。100天时间,排出了10出经典剧目,也带出了一支“菊坛劲旅”。如今,天津青年京剧团的演员阵容,服饰配备,“相比北京京剧团都不差。”天津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连群说。

  此次李瑞环改编剧目汇演,可谓是“百日集训”成果的展示:开演前,演员们齐聚台下,鼓掌欢迎李瑞环入场。他们大多是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团员,当年这些当年出路渺茫的戏校学生已然成角儿。每个演员出场,台下观众都会报出名字:“石晓亮,名丑”“赵秀君,张君秋的关门弟子”“都是青年团一拨的”。

  “李主席”和京剧名角们

  在京剧界,提到李瑞环,公开称他“李主席”,私下里叫“大爷”(爷念轻音)。其与张君秋的交往更为京剧界乐道。张君秋的七子张学浩回忆,他多次陪父亲去李家,有时候李瑞环的太太就搬张小板凳坐在旁边听。1981年,为解决天津市民用水,“引滦入津”工程动工。李瑞环任工程总指挥。张学津和父亲带着琴师张四爷,一起陪同李瑞环视察工地,并在现场为工人清唱《四郎探母》,这也是张家父子第一次同台。

  很多名角或名门后人都曾去李家吃酒饭。马连良的儿子马崇仁和徒弟迟金声也吃过李瑞环的家宴。因为马崇仁是回民,李家为他准备涮羊肉。

  马崇仁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李主席’没有架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马连良100周年诞辰纪念会。1995年,举行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文化部挑选九人拨款十几万为纪念会写发言稿,讨论会上,与会专家提出,论京剧贡献,家人觉得马连良也该有此待遇。可旧社会艺人好抽大烟,马连良也不例外。解放后,此事成为他卸不掉的政治包袱。历史污点尚在,此事一直搁置。2001年,马崇仁找到李瑞环,在李的提议下,北京有关方面举办了马连良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虽然在起草纪念会报告的讨论会上,对马连良的政治评价仍有争议,毕竟这位京剧大家的艺术成就得到了承认。

  经年累月,李瑞环身边聚起了一批高水平艺人,这为他此后做京剧巨制“音配像”打下基础。

  “100年后,谁会记得李瑞环啊?!”

  在天津主政期间,李瑞环经常出门调研。途中,车里放的全是京剧录音带。有时候听得锣声鼓响,一片叫好声。音碟看不到图像,李瑞环不由纳闷,到底好在哪里呢?于是他有了音配像的想法:给现存的京剧录音带配上演员的表演,把京剧黄金时代的演出面貌留传下来。那是在1986年。

  李瑞环的要求自然又是顶级水准,原汁原味。马崇仁和迟金声任舞台导演,张君秋任艺术总指导。曲目演员由他亲点,每录完一出,就送去给他看,他点头才算通过。

  1997年5月27日一早,张君秋站在十楼俯瞰,接他的小车已经到了,那天要看“音配像”的一出新戏《龙风呈祥》。电梯刚到十楼,张君秋仰头后倒,再没站起来。

  李瑞环正在国外,听到张君秋去世的消息后立刻通知国内,等他回来再办具体丧事。6月13日,李瑞环结束国事访问回国,6月14日就来到设在张家画室的灵堂拜祭张君秋。礼毕,他拉着张家后人的手,眼中含泪说:听到这个消息,我哭得不比你们少。

  李瑞环的悲伤,不仅因为失去一位挚友,还有对京剧传统艺术即将失传的恐慌。音配像已进行了11年,期间没有政府拨款,没有固定场所,没有专用拍摄设备,所有外在条件几乎都靠他个人之力筹措。在当时看,这个抢救京剧传统艺术的工程似乎遥遥无期。

  2007年,所有能找到的戏曲录音资料终于配完,一共有460出。李瑞环回忆说:“21年对于一个人而言是个什么概念?以我本人为例,当过工人,15年;当过天津市长,8年;到中央工作,也不过13年。音配像开始的时候我才51岁,而今已年过古稀。光阴似箭,时不饶人。21年中,有几十名在音配像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 老艺术家已先后离开了我们。特别是张君秋、谢国祥、李和曾、袁世海等人相继去世后,我开始感到了紧迫和恐慌。我甚至多次想过,音配像这件事我能不能搞完,音配像最后的庆功会我能不能参加。”

  马崇仁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在庆功宴上,李瑞环感慨:“音配像是百年大计,你们的名字都在上面,100年后,人们都记得你们。100年后,谁会记得李瑞环啊?!” ★

  (感谢天津戏剧协会副主席刘连君对本文的帮助。李赫然亦有贡献)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