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回眸: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史海回眸:康生是如何迎合毛泽东的(3)
2009年04月24日 09:2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对毛泽东诗词墨迹的种种作派

  在康生的指令下,1964年1月4日,《人民日报》及全国各大报刊,在头版的大半个版面刊登毛泽东《诗词十首》,同时配发毛泽东的大幅照片。与此同时,第2版配发郭沫若撰写的《“百万雄师过大江”——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此后的4个月里,郭沫若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相继发表了另外9篇诠释其余9首新发表的毛泽东诗词的文章。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多篇诠释文字中披露康生的相关材料,甚至在诠释《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文中全篇征引康生1959年7月5日与毛泽东等同游仙人洞后所作《朱履曲》,称之为“绘形绘声的妙曲”。

  康生还别出心裁地指令《光明日报》在这年春节以头版头条刊登《采桑子·重阳》的墨迹。这正是1959年10月“请而得之”的三首词稿中的一首。同版还刊出郭沫若的诠释文字。以此为发端,在康生的指令下,连续三个春节,《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毛泽东诗词墨迹,是时配发郭沫若的诠释文字。

  1967年元旦,《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墨迹,配有毛泽东的大幅照片。其时康生已升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权倾一时的中央文革小组的唯一顾问。

  “反修”导向“文革”,而“文革”赖以发动的先决条件之一便是“更多的个人崇拜”。康生通过异乎寻常地宣传毛泽东诗词及其墨迹来推进个人崇拜的潮头,得以“稳坐钓鱼台”。

  1975年12月,“文革”风潮已如强弩之末,康生在称病多年后死去,竟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盖棺之论而获善终。(1980年10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开除康生党籍并撤销原《悼词》)

  1977年9月,为纪念毛泽东逝世一周年,文物出版社出版收有15幅手稿的《毛泽东诗词墨迹选》,封面题签则由康生的字迹集成。这大概是这位权奸所能享得的最后“哀荣”罢。

  (《福建党史月刊》)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