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方仲永”只是孤例 张爱玲幼时显露才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蒋方舟:“方仲永”只是孤例 张爱玲幼时显露才华
2009年04月30日 14:51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他们都没有成方仲永

  □蒋方舟

  张爱玲七岁时,曾经在旧账簿上写《隋唐演义》,不过只写了一张,遇到一个亲戚一夸,就不好意思起来,没有魄力硬挺下去。不过,张爱玲九岁就赚到第一笔稿费。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叙述他少年时候的写作经历。那时他们成立了一个类似“写作小组”的东西。他们写作的兴趣胜过追女孩子。当老师用红钢笔在他们的作文中圈出不恰当的标点符号时,他们早已像最严格的专业文学评论家一样评价相互的作品。当然,写作小组的人,后来大都做了建筑师、牙医之类的人物。

  我很喜欢的三岛由纪夫,中学时就发表作品,在日本开创了学生作家的先例———那时不是少年作家,而叫做“学生作家”。相对于三岛由纪夫的《骚潮》,我就更喜欢他早期的《假面自白》。

  萨特可以说是个天才。萨特四岁读书,八岁开始写作。八岁写什么呢?萨特说,他八岁主要就是抄袭。抄袭一个童话,爷爷和孙子去亚马逊河考察野生蝴蝶。萨特是个谦虚到极点的人,他肯定不是都抄袭,他说的抄袭,其实就有很多创造。

  我看过一些作家的传记,比如奈保尔,是印度的,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写过《米格尔大街》。他十几岁就在他亲戚开的报纸写专栏。

  还有近代的很多作家,都是在初中就开始发表作品。还有亦舒、金庸,当年都是学生时代就发表作品。后来,他们在写作上都有很好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成就。

  中国的教育者呢,就很奇怪,被一篇《伤仲永》吓倒,说什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就是说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连个平常人都不如。都是小时候用脑过度,把脑细胞用完了,所以小时候要省着点用———完全是瞎说。仲永是个孤例。没有更多的例子来支持。更多的例子就是:那些很有造诣很有成就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少年时候就显露出了某种天赋。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