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韩非子洞悉人性丑陋 夫妻关系非因感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鲍鹏山:韩非子洞悉人性丑陋 夫妻关系非因感情
2009年05月11日 11:00 来源:天天新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鲍鹏山——

  “正解”韩非子

  在遥远的历史星空,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这些先秦诸子的重磅名字,始终闪烁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辉。在本书中,上海大学教授鲍鹏山以当代眼光重新解读了儒家孔孟的“道德”理论、道家老子的“无为”理论、法家韩非的“法治”理论……历代多尊儒道,但若读一读作者对韩非的解读,便会得出新的结论——

  对人性的丑陋面洞若观火

  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故尔道德教化与道德期待乃是治国平天下的首要手段。而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则认为,若无严酷的惩罚或可观的赏赐,每个人都会在自私自利的本性驱使下变成恶棍、道德堕落者,同时,也会在贪图逸乐逃避劳作的本性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向贫穷与愚昧。故尔,道德教育若不和利益结合起来,只能是一厢情愿式的愚蠢,而道德期待则更是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因此,期待尧舜,不如实行法治。以法治国,并御之以术,恃之以势,才能收到成效。

  韩非子对人性自私自利的丑陋一面的洞彻与毫不留情的揭露,即便有些偏执,但仍不失其深刻。我们看他写父子关系:

  就拿父母亲之于子女来说吧,生了儿子大家就互相祝贺,生了女儿就把她杀了。子女都是父母所生,但是生儿子受到祝贺,生女儿却把她杀了,这是因为父母亲考虑到自己以后的利益,从自己的长远利益打算的缘故啊。所以,父母亲对于子女,尚且以盘算对自己是否有利的观念去对待他们,更何况是没有父子之恩的君臣呢?

  再看他谈夫妻关系:

  夫妻么,不是有什么血缘骨肉的恩情的,相爱则亲近,不爱则疏远。

  还有一则故事,来自市井调查:

  卫国有一对夫妻祷告神灵。妻子祷告神灵说:“请神灵保佑我,让我白白捡到一百捆布。”丈夫说:“为什么只要这么少?”妻子回答说:“超过了这个数,你就要拿多余的去买妾了。”

  夫妻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因了感情,而是因了一种平衡!一旦平衡失去,夫妻关系也就随之瓦解。难道这不是我们情感难以接受而理智却不得不承认的真相吗?甚至,在诸侯帝王之家,后妃、夫人往往盼望她们的夫君早死,这又是为什么呢?男人年至五十而好色的习性还未消解,而妇人则年至三十即已美色衰老。以一个色衰的女子来侍奉好色的丈夫,则不可避免要被疏远贱待,从而导致她所生的儿子可能不能成为继承人。

  父子夫妻关系既如此,则君臣关系便可想而知了: 臣子对于他们的君主,不是因为有什么骨肉之亲才为君主效劳的,而是因为受到权势的约束而不得不为君主效劳……连妻子的亲近和儿子的亲爱,尚且不可以信任,那么其余的人就没有可以信任的了。

  韩非如此偏执地谈父子、夫妻的利害关系,目的就在于指证君臣关系——人臣总是无一刻休止地窥伺君主,而人主则不能觉察,反而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倒霉的,他举了很多这类疏于防臣御臣而倒霉君主的例子。君臣之间,本来就不同利:

  君主的利在于根据能力而任命官吏,臣下的利在于无相应的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官。君主的利在于给有功劳的人爵禄,臣下的利在于没有功劳也能富贵。君主的利在于使用豪杰发挥他们的才能,臣下的利在于结党成帮而任用自己的人。

  这些大臣,在韩非看来,全都是无才无功无用,却又自私贪婪邪恶。既如此,当然要有御臣之术,他主张人主用“刑”与“德”这“二柄”来导制臣下。

  关于治服臣下,韩子说得最多,出的主意也最多,并且往往又聪明又恶毒。他说,驯鸟的人剪断鸟的翅膀和尾巴上的长羽毛,这样,鸟就不得不依赖人的喂养,那它还能不驯服吗?英明的君主蓄养臣子也应当这样:使臣子不得不仰仗君主的俸禄生活,那臣子又怎能不驯服呢?韩非!阴险的韩非已经知道,剥夺人的经济独立性,是培养奴才的最好方法!是的,当我们一切都依赖国家,依赖供给,依赖官僚机构的位子及相应的俸禄的时候,我们还会有独立性吗?

  我们悲哀地看到,先秦诸子特别可贵的独立性,包括人格独立和学术思想独立,都被韩非卖与帝王家了!

  不少科学真理,成为无情利剑

  不能不提韩非对道德问题的见解。在这方面,他比先秦诸子中任何一位都更能抓住本质。

  首先,韩非已经认识到了,道德绝不仅仅是一种令人愉快的社会氛围,一种轻松的、令我们感到无上快乐的道德游戏。它是功利的、实用的,否则它就是应当被抛弃的,比如已经过时的、失去对当今社会整合作用的古老的“仁义”。把尘土当饭,把稀泥当羹,可以作为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而不能真吃,它们不具备充饥的条件,先王的所谓“仁义”也是如此。我们说,道德是一种“成本”,是社会所获得的总效益的最小成本。只是韩非认为还有比这更小的成本,那就是他所倡导的“法”,所以,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道德,以“法”代之。

  其次,他坚持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其动力都是“利”,而不是道德。他在《五蠹》中说,尧舜的禅让,并不是如儒家鼓吹的那样,是道德的高尚,而是那时当天子太辛苦而没好处,禅让出帝位给别人,简直就是逃避吃苦,躲开责任。这肯定会让儒家大为光火,但我宁愿相信他而不相信儒家。他接着说,今人连一个小小的县令之职都争得不亦乐乎,也不是今人特别的卑鄙无耻,而是当今做官的好处太多,捞到的财富可以让子孙几代人都能享用。在春天青黄不接、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连幼小的弟弟都不给饭吃,而到了秋天丰收季节,连疏远的客人都会得到很好的招待。这难道是爱过客而憎幼弟吗?只是由于粮食的多少不同罢了!

  再看下面的一段话;

  造车的人造成了车子,就希望别人富贵(以便卖出车子);木匠做好了棺材,就希望别人夭折早死(好售出棺材)。并不是造车的人仁慈而木匠残忍,而是因为别人不富贵,车子就卖不掉;别人不死,棺材就没人买。木匠的本意并不是憎恨别人,而是因为他的利益在别人的死亡上。

  孟子也曾用这个方式说明过问题。孟子说,造箭的人唯恐箭不能伤人,造铠甲的人唯恐不能保护人,造棺材的人盼人早死,所以,要有好的品行,选择职业很重要呵。

  应该说,直到此时,韩非都比儒家高明、诚实。糟糕的是,作为集权主义者,他最终是要站在君主、权势的一方,来整治臣民。这就使得他具有不少科学真理的理论,成为冷酷无情的利剑。

  秦王朝的崩溃,证明了韩非理论的致命缺陷

  韩非是不相信统治者的个人德行的,至少他不期待。他说,像尧舜这样的大圣与桀纣这样的大逆,极端的好与极端的坏,大约都是千年才出一个。尧舜可以不要法而治,桀纣也是法所不能约束的。但世上最多的,不是中等的君主吗?中等君主,上不及尧舜贤德,下也不做桀纣那样极端的坏事,“抱法处势而治,背法去势则乱”。

  于是,韩非给我们指出:“法势并治”!以法来约束权力!他说,一般的君主,如果能够拥有权力而又能守法,以法治国,就不仅可以避免权力的危害,而且可以治好天下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里,这实在是一个天才的思想。因为他至少指出,权力是需要有所约束的!但韩非的这种思想仍是天真的。不管认定人性恶、惨少恩的韩非多么不惮于用最大的恶意来推测人,他还是比君主们天真善良:他一厢情愿、充满美好愿望地认为,君主们都是能自觉地甚至乖觉地守法的,是遵纪守法的模范,是克己复礼的模范。

  事实上,“以法制权”,有两个先天性致命的缺陷。一是,假如有权势的君主们不守法,无权势的大众又能怎样?二是,这“法”,是由谁来立的呢?又由谁来执法呢?如果立法的是君主,执法的又是君主,这“法”又怎么能约束君主呢?韩非在这里止步不前,甚至后退一步:把法置于权力之下。这就痛失一次接近真理的良机了。

  秦始皇原本就是韩非的崇拜者,他用法家的耕战思想权诈理论“扫六合而并天下”,他又用法家的苛刻少恩法术理论“御宇内而治天下”。最后,在这一柄无情剑下受伤的,不仅是广大的、血泪斑斑的黎民百姓,王朝自身也崩溃了。而这一切,都证明着韩子理论的致命的缺陷。

  ○摘编自《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

  鲍鹏山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