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学者探讨中华亲子文化 孝还是爱?——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两岸四地学者探讨中华亲子文化 孝还是爱?
2009年05月17日 0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16日,由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深入探讨进入21世纪亲子文化具有的特征和内涵。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大陆著名学者于丹、香港资深传媒人马家辉、澳门著名学者李观鼎、贝因美首席育婴专家谢宏等参加讨论。 中新社发 毛建军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六日电 (记者 应妮)首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十六日在京举行。刘墉、于丹等知名学者从亲子文化与国民素养,国际视野中的中国亲子文化发展方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亲文化等,共同解读中华亲子文化。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说,中华亲子文化的根源是爱,但中国人在处理亲子关系上的大毛病是家长对孩子爱得太多,却往往忽略教育他们去爱别人。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付出爱给孩子,也要教会孩子去付出爱给别人,孩子本身也在付出爱的过程中有成就感。。

  总结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认为,现代人抱怨亲子时间不足,但问题的核心不是时间,而是期间干什么的问题。亲子时间不是课外辅导班,不是帮孩子翻乐谱、陪孩子学跳舞,亲子文化的真正含义是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接受的载体,而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在亲情中培养孩子和父母的健全人格。

  本次论坛的发起人、贝因美首席育婴专家谢宏说,亲子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主线。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亲子文化也在遭遇挑战和变化。亲子冲突、代沟、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社会现象的增多,也深刻体现反映着传统亲子文化迷失、异化与不适应的状况。

  “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的亲子文化的关键词要从‘孝’转变为‘爱’,从单向的给予变为双向的互动,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将可以始终保持活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他说。

  据悉,此次论坛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今后每年都将轮流在两岸四地举办。

【编辑:魏恒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