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人士追忆丁聪:他让所有人微笑着怀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文艺界人士追忆丁聪:他让所有人微笑着怀念
2009年05月27日 19:32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87年,丁聪为祝贺《文汇报》报庆作画《左推右挡脚跟稳 发扬传统为人民》。
去年3月14日,本报高级编辑天呈在京看望丁聪时为他拍摄的照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他让所有人微笑着怀念

  ——文艺界人士深情追忆著名漫画家丁聪

  这个普通的初夏的夜晚,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公园附近一栋老居民楼的11楼没有亮灯。薄暮中的杨树叶随风哗哗作响,一挑,一点,一染,仿佛也得了那位九旬老画家笔下的神韵。

  丁聪老人是26日11时在医院飘然远行的。丁聪的夫人沈峻女士在电话中沉静地证实了这个消息:“谢谢你们的关心,但我们家人尊重丁先生的愿望,不设灵堂,不举行一切追悼和纪念仪式。他只想安安静静地离开。”

  “丁聪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吗?”“他就是想画画。他以前说过,他要画到画不动为止。这几年来,他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搁下画笔,我想这是他最遗憾的事。”沈峻女士轻轻地说。

  或许正因为这份淡然的坚持,尽管丁聪去世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里传遍了文化界,但丁聪的住所前并不见花圈、挽联和往来吊唁的亲朋故交。一切都正如他所愿,安安静静的。他还像从上世纪30年代初发表作品时习惯署在画角的那个小小的“小丁”那样,把自己放到了最“小”。

  遗憾,但不悲苦,人们在“小丁”带来的美好回忆中缅怀着他。

  “有意思,我画!”

  “1984年,我编的《瞭望》月刊改成周刊,新闻和副刊的稿量一下子变大了,为多准备一些稿子,我自己写了一些短文,准备随时‘补’版面。当时,我突发奇想,如果这针砭时弊的短文再配上点题的漫画,岂不更好?当时,我找到了华君武,但华先生说他画现代人物较多,恐怕配不了我的主要以古喻今的文章。他说,你愿意找丁聪来画吗?我说,求之不得。”学者陈四益对记者回忆起他与丁聪20余年来“陈文丁画”合作的缘起,仿佛回到了初次登门造访的那天,“我带着一张华先生的字条去找丁先生,他仔细看了我的几篇文章后,只说了一句话:‘有意思,我画!’”

  从此,陈四益每“攒”上几篇文章就送到丁宅或者邮寄过去,不久,就收到丁聪邮寄来的配图。渐渐地,他们的“陈文丁画”固定地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成为一档读者十分喜爱的品牌栏目。

  “丁先生的画,恐怕很难说是他阐释我,而是具备更丰富的东西,更具体的形象,不完全是插图,有他自己的表达。”在陈四益的印象中,有几次合作精妙得让他拍案叫绝。“有一篇《荐贤》,我的文章批评一种官场习气,就是举贤不举能,而是把听话的人推上去。那时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批评这种事情不容易。丁先生画了一个惟妙惟肖的提线木偶,一下子把这件事情点透了!”

  合作默契度越来越高后,有一次丁聪主动给陈四益传了一张上面画着位笔尖朝下的钟馗,意即现在的钟馗不捉鬼了。陈四益感到既俏皮又生动,文思也被挑动起来,来了一回“文配画”。“丁先生的画确实有他的风格,离得远远地看也知道是他的作品,他的线条勾勒行云流水、生动传神,直到90岁时下笔还不抖,了不得的功夫!”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丁聪以超常精力从事文学书籍插图及讽刺漫画工作,创作了大量作品,其数量超过以前作品的总和。许多报刊上都可以见到他的作品。《读书》杂志老主编沈昌文对记者回忆道,他对丁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埋头苦干,不多说话,“编杂志最苦的就是画版面,多少年来,《读书》的版面都是他画的。”

  “我仍想再生几个孩子”

  萧乾老人在世时,有一次好奇地问陈四益:“你们俩打过 ‘架’吗?”陈四益回答:“从来没有。”萧乾惊讶地问:“你们合作多久了?”陈四益答:“已有十七八年了。”萧乾叹服:“你们合作十七八年,没吵过架,难得。”

  到2007年6月,陈四益发表《“陈文丁画”谢幕辞》,向广大读者宣布:“丁聪先生因为身体的缘故已不再作画了。‘陈文丁画’也到了谢幕时分。”此时,两人已经亲密无间断地合作了20余年,这在文坛是少有的。回忆起这份难得的缘分,陈四益告诉记者:“一是我们的很多看法确实是一致的,正如我在谢幕辞中所说‘惟热望社会进步改良者,时时传递一丝温暖’——就是这点温暖鞭策了我们20多年,不敢稍有懈怠;二是丁先生确实是一位忠厚长者,我有时发稿较急,对他感到内疚,他还反过来安慰我。他对我们的合作是十分挂在心上的。每当他要去外地出差,会事先打电话通知我把手头稿件发去,他画完了再走;而每次从外地回来,他又会笑嘻嘻地打电话给我,用拖长的上海话说‘陈先生,我回来喽’。”

  说到丁聪的说话腔调,陈四益忍不住也笑了出来。如果说丁聪用他的画表达了幽默的分量,那么在生活中丁聪用他的“话”展现了幽默的魅力。丁聪的书房叫“山海居”,因为书堆得像山一样高,找资料就像海底捞针一样困难;有人问他何以保持年轻,是否吃了“青春宝”,他答曰:“不是吃青春宝,是喝娃哈哈!”意即没有什么健身之道,一切都顺其自然;至于夫人笑他每月为杂志出稿时就像妇女难产一样,丁聪也有妙答:“下个月我仍想再生几个孩子。”

  曾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乐观,他反问:90岁还能画漫画,你说能不快乐吗?

  “小丁”老头是天真烂漫的,是率性诙谐的,令人怀念他时也是微笑着的。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本报北京5月26日专电)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