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创作队伍一窥:完善人才机制是复兴前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黄梅戏创作队伍一窥:完善人才机制是复兴前提
2009年06月08日 16: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完善人才机制是地方戏复兴的前提

  ——黄梅戏创作队伍一窥

  作为黄梅戏发源、繁荣地的安徽省安庆市,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黄梅戏艺术节,第5届黄梅戏艺术节拟于今秋举办。目前,黄梅戏在发展中突出存在的创作队伍老化、断层,精品匮乏等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天天打猪草,夜夜闹花灯”是目前黄梅戏演出市场产品单一、缺少创新的一个形象比喻,也说明黄梅戏由于创作队伍的老化、断层、缺失,已经难以提供受市场欢迎、富有时代气息、质量较高的黄梅戏新作。我们在安徽《黄梅戏艺术》杂志社调研时,杂志社的编辑介绍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徽省有黄梅戏专业创作人员50多名,仅安庆地区就有38人,创作出的精品佳作有《郑小姣》、《画魂》、《柳暗花明》等。现在安徽省在职的专业创作人员仅2人,加上兼职或退休仍在创作的也不过八九人。与黄梅戏剧本创作相比,黄梅戏音乐创作人员基本断档。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安庆的10个黄梅戏专业剧团中,已经组成不了一支完整的音乐伴奏队伍,绝大多数剧团演出都是采取录音伴奏。

  安庆市委、市政府在财力上对黄梅戏的发展支持力度还是较大的,以2007年为例,当年安庆市仅市直两团财政投入就近1000万元,另有演出非税收入近400万元,加上所属8个县(市)对黄梅戏近1000万元的投入,不能说政府不重视,支持不尽力,但就是出不了精品。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支持的方式不科学,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具体表现在:一是资金的投放缺少科学规划,呈现急功近利倾向,剧目生产往往为了某种需要,缺乏科学的论证;二是对黄梅戏观众群的培养和文艺作品的市场培育不够;三是缺乏对专业剧团的科学管理,有限的资金过多用于养非专业的人;四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创作队伍内部协调整合力度不够;五是黄梅戏表演平台的搭建急需加强。

  黄梅戏在近200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经典剧目的创作上,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比如,剧目创作者都是跟剧团抱在一起,编导只有与演员结合,发挥团队力量,才能出戏出人。作为黄梅戏发源地和兴盛地,需将黄梅戏的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化、宣传、教育、财政等部门参加的保护发展黄梅戏工作领导机制。黄梅戏创作队伍,既包括一度创作队伍的剧本创编人员、音乐创作人员,也包括二度创作的演艺人员。改革专业黄梅戏剧团内部管理体制,建立青年黄梅戏创作人才进入专业剧团的顺畅机制已迫在眉睫。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对黄梅戏体制改革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要求把黄梅戏完全推向市场,专业剧团全部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演艺主体,走影视化改革的路子;一是要求政府把黄梅戏行业全包下来,剧团变为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我们认为,这两种倾向都失之偏颇,一方面,黄梅戏作为地方戏曲,完全推向市场,恐怕很难生存,黄梅戏本身也没有走向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黄梅戏作为一门舞台艺术,如果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力,不但保护不了,发展不了,还会加速它的衰亡。

  针对以上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一是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能否继续把市县两级专业黄梅戏剧团作为差额事业单位定编、定岗、定责。据我们在调研中掌握的数字,三级专业剧团从业人员约500人左右,按三级财政分摊,应该不存在压力。新进人员一律进行公开招聘,特殊岗位可以委托专业学校培养。剧本创作、编导岗位比照黄梅戏培训、研究机构实行全额供给,实行岗位责任制的聘用制管理。二是加强专业剧团内部管理,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团长负责制。在专业黄梅戏剧团中恢复艺委会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增强剧目生产的科学性。三是理顺专业剧团内部分配机制,实行结构性工资制(60%基本工资,40%绩效工资)。四是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民间黄梅剧团的发展。

  我们认为,黄梅戏作为地方剧种,不应该把高价外聘创作人员当成剧目生产的唯一手段,有关文化部门应重视同地方高校、黄梅戏专业学校合作,培养自己的创作队伍。安庆师范学院开设有戏剧学专业(黄梅戏编导方向)、黄梅戏表演专业,安徽黄梅戏学校是全国唯一的一所黄梅戏专业学校,建议加强市级黄梅戏专业剧团与这两所学校的沟通交流,采取委托培养、现场招聘、试用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黄梅戏剧本创作、音乐创作和舞美创作队伍。

  作者:储昭节

  (作者为九三学社课题组成员)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