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选择了张爱玲——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读者选择了张爱玲
2009年06月15日 11:08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读者选择了张爱玲

  徐 江

  《小团圆》被发掘出版,引发了诸多张爱玲迷的企盼,因此我又N多次被人逼了问如何看张爱玲小说及其在读者间的受捧。我的答案如出一辙:读者极多的作家未必是好作家,尤其在这个人们审美大多遭到影视“饲育”(借用日本电影中的“情色”说法)的时代。人们一旦习惯了向文艺索要曲折的情节,想改起来就太难,而那些伟大的、甚至稍好的小说家,通常又不是单纯抱着“情节”这一根上吊绳子的。那么满足人们对情节的渴望的任务,通常便要由畅销小说家(现在恐怕还得加上那些电视剧的金牌编剧)来完成。凡著名的畅销小说家,一般都是讲故事的大师,从张爱玲到金庸,一直铺到美国的斯蒂芬·金,都是这个情形。不过张爱玲似又与别的畅销作者不同:一来已经在文学史上有了些“定评”(比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二来是——她本人的生平和感情经历都带有传奇性。

  张爱玲是讲故事大师,但她的小说却不好。因为好的小说不仅仅是要讲故事,而且一个作家一旦被文学史抬到“重要作家”的高度,那就更不能仅仅凭借她的讲述才华。高级的文学从来是由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合谋”而成,这个合谋的结果不但要体现作者对世相的洞悉,也要多少体现一点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切。张爱玲的不少故事有同情心,有时对某个主人公甚至有一点爱怜,但这种同情或者爱怜只指向作品的主人公,而不是绝大多数角色,这就给小说预设出了一点狭隘来。

  好作家在作品中是不允许有狭隘的,比如曹雪芹写薛蟠,狄更斯写《大卫·科波菲尔》里的“小人”希普,哈谢克写《好兵帅克》里的密探布雷特施奈德,蔑视中分明都还有着一丝悲悯和同情,这个高度,张爱玲的作品达不到。张的小说不时爱流露出“偷生”的卑微,这固然会引发读者的感动,可感动之后,却一点引不起任何升华,哪怕是一点直面世相的坚毅,小说终究回归到了消费品序列。夏志清教授曾拿张爱玲去比曼斯菲尔德和麦卡勒斯,从技术上比比也无妨,但从内在的品质上讲,则显得有一点不知天高地厚。

  关于张爱玲,有一种说法是她后来去美国,以及作品《秧歌》和《赤地之恋》在美国被出版,都跟一位臭名昭著的麦卡锡议员有点关系。我读到这个传言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女人命真苦,先是胡兰成,后又扯上麦卡锡……其实张这个人,可能跟所有聪明又有些糊涂的善良女性一样,过于感性——她作品里的“毒舌”,不过是另一种假装智慧的感性宣泄而已,这与她不幸的青少年时光,以及后来的情感际遇必然有些关系。 我以为她和美籍丈夫赖雅的婚姻应该是张一生中最健康的时光——无论快乐还是烦恼,很可惜她没能把这一部分体验贡献给她的小说事业,否则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张爱玲。

  张爱玲之所以在今天成为一个文化或品味(许多人误把这种品味当成了文学境界)符号,是经过了几个步骤:一、她是“孤岛”时期大红大紫的畅销作家,身跨小说、电影两界,作品不问风云,只叙风情,这吻合绝大部分读者对小说的要求,而她文笔所具备的那种——可供把玩的细腻的匠气,同时代作者里又是很少的;二、她的问题爱情,以及后来多达数十年作品在内地的缺席,“异数”和“禁书作者”从来都是吸引眼球的重要元素;三、她的文风对历代女性作者的影响,以及影视改编对世俗名声的放大。最后一个原因不算定论,但可以作为大家的一个思考题:今天时尚中的许多读者,他们的精神境界和趣味,跟“孤岛”时期依然歌舞升平的红男绿女们,真的有那么大分别吗?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