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保护,岂可“一围了之”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古城保护,岂可“一围了之”
2009年06月17日 10:18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向来游人如织的丽江古城,近日站到了风口浪尖上。一则“丽江欲‘围城’查收古城维护费”的消息,在坊间引发热议。

  其实,此“围城”并非真的树起四堵城墙,而是在来客与古城之间横上几道关卡——丽江市古城保护管理局宣布,将于本月底起在丽江大研古镇6个主要入口处设立关卡,征收查验古城维护费。这意味着,此前在古城内游览景点或入住酒店时方需交纳的80元古城维护费,现在成了踏进古城必备的“通行证”;原本畅行无阻的八方来客,如今须得出示票据、“验明正身”,方可出入古城。游不游城均交费,居民出入亦盘查,如此看来,有形的围城固然未见踪迹,无形的“围城”却已隐然若现。

  古城维护势在必行,然而,借助“围城征费”实施保护,方式及效果值得商榷。

  古城维护费是丽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后的一个创举,“围城”征收古城维护费,目的不外两个:杜绝“偷逃”、增加收入;限制客流、保护古城。据报载,因为没有“门禁”不好管理,自2001年开征古城保护费以来,丽江古城过去8年至少因偷逃流失古维费数千万元。问题在于,这数千万元缘何流失,一道关卡能否彻底“堵”住漏洞?征收管理环节的薄弱,又岂是区区几个关卡可以弥补得了的?若不妥为解决,只怕新的“偷逃方式”很快应运而生,损失更甚于前。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围城”征得了费用,限制了客流,却失落了古城的文化灵魂。

  众所周知,丽江古城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城墙的文化名城,这使她具有开放不拘的灵性,也为游人营造了闲适悠游的心理氛围。一旦进出古城的要道上多出些形同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关卡,难免改变丽江包容多元的文化传统,拉大游客与古城之间的心理距离。到那时,丽江将不再是众人心向往之的丽江,这个代价可谓惨痛。

  旅游反哺、以城养城无可厚非,但切忌简单化处理。与其选择“围城收费”这种生硬的征费方式,不如一手加大宣传,增强游客爱惜古城、承担义务的意识,一手苦练“内功”,加强对古城内相关从业人员的管理、规范行业秩序、完善收费程序。与此同时,能否将这笔尴尬的“古城维护费”科学分解到各类门票、消费中去,代之以更符合古城实际和游客心理的收费办法,也是值得当地政府考虑的问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如此看来,仅仅依靠“门票经济”增加收入是不够的,只有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作用,才是丽江可持续发展的正道。从这点来说,“围城收费”,的确不如“开城收税”。

  即使古城维护费得以如数征收,保护古城依然任重道远。如何留住原生态的文化面貌和传统魅力,如何不被旅游透支,找到经济发展与古迹保护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是今日丽江更应该考虑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所有人文遗产保护应慎重对待的问题。丽江曾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创造了广受赞誉的“丽江模式”,我们有理由期待这座古城面对困境再辟新路,给世人一个更大的惊喜。

  王斯敏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