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永远的长寿眉爷爷 爱猫名为“大强盗”——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季羡林:永远的长寿眉爷爷 爱猫名为“大强盗”
2009年07月17日 11:32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甚至没有当即反应过来。

  7月11日,听到那个噩耗的时候。

  直到我拨通了季承老师的电话……

  作为先生六部著作的责任编辑,3年的时间,不短;作为先生的“小友”,每一次与他见面的一个半小时,却很有限。而现在,此刻,细细回想,那些与先生点点滴滴的过往,愈显弥足珍贵又无比温暖……

  “长寿眉毛老爷爷”

  “长寿眉毛老爷爷,您好!”

  “长寿眉毛老爷爷,再见。”

  大约是从第三次见先生的时候起,每次见先生的时候,为了让他更开心,就称先生为“长寿眉毛老爷爷”了。每当我边比划他的长眉毛、边叫他“长寿眉毛老爷爷”时,他都会捋一下那长长的如龙须一样的白眉毛,然后微微低下头,绽出羞涩的又有些得意的笑容。

  先生学贯中西,名扬海外,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翻译学、哲学等多方面,所通语言近十种,其中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几乎是绝学;在佛学、语言学等方面他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是“国宝”级的大师。

  在我的眼里,先生更多的时候是一位慈祥的、有着童心的、风趣又睿智的老爷爷。

  那还是200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随蔡德贵教授到解放军301医院康复楼,第一次拜访先生。

  耄耋之年的季老,坐在他那张独具特色“书桌”条案后边,正专心地听着陪护人员的时政读报。坦然,淡定,慈祥,是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我向他深深地鞠躬,诚惶诚恐,笨拙,甚至有些手足无措。

  没想到,当先生听到我自报家门“中国书店出版社”的时候,竟开门见山地聊起了“书的循环规律”来。

  先生问,现在古旧书还是不是那个规律?

  我懵懵懂懂。

  你看,就是过去,乡里人读书中了进士,然后进城,又读了很多书。直到有一天人没了,他的家里人又不懂那些书的价值,于是,把书又卖掉,流散到乡下,再由人重新收购回来,读书人再买。这个循环,就是个规律。

  先生娓娓道来,谈兴正浓。

  那时候,为了保证他的身体健康状态,医院下了严格的规定,会客严格把握人数,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谈话距离要在1米以外且不可多说话,为了避免刺激,不用闪光灯给先生拍照,因为他的视力当时大概在0.1左右,但他还是戴上眼镜,根据字间距的大体把握,签上自己的名字……

  于是,我咽下了带去的几个问题和让他给读者说点什么的想法。

  从那时的《季羡林说写作》开始,至今,陆续编辑出版了《季羡林说国学》《季羡林说和谐人生》《季羡林说自己》《季羡林:读书有用》《季羡林:禅心佛语》。与先生也慢慢地熟悉起来。

  先生接人待物极有分寸,也很尊重别人的感情。无论是谁去看望他,他都会拱手或者双手合十表示感谢。极少数的时候,如果他不是很高兴某些人和话,他一般会保持沉默,一言不发。而他给人题字时,什么时候称友、什么时候称弟、什么时候称兄、什么时候称对方头衔等等很有讲究。

  先生偶给我在他的书上题字留念,称我为“小友”。

  有两次,我挥手向先生道别,“长寿眉毛老爷爷,拜拜!”

  “拜拜,拜拜。”先生边挥手边随声说道。

  当时,我惊诧于先生口中的“拜拜”这两个字,而他那不舍的表情,也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今天回想起来,忽然有种莫名的心酸……

  他为一只小猫收敛起笑容

  二

  自2003年起,先生一直长期住在301医院的康复病房。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偶有咳嗽或是刚刚喝完水,先生都会立即拿面巾纸擦拭干净。细节之处,仍可见先生保持的尊严。

  别看先生平常“蔫蔫”的,有的时候,他突然冒出来的幽默与直率,每每都令人忍俊不禁,又出乎意料。

  2007年是先生的本命年。这天,我见先生穿了一件紫红色的衣服。就笑着说“好看好看”。结果先生马上来了一句:“这叫红男绿女。”原来,在一旁的助手杨老师,当时穿的是一件湖蓝色的衣服。

  没过多久我又去看先生,见他穿着一般的病号服,就故意说:“呀,爷爷今天您怎么没穿新衣服呀?”

  先生很可爱地做“抱怨”状,两手一摊:他们不打扮我呀。

  有一次,蔡德贵教授给先生带来一份荣誉证书,要拍照。先生把证书朝着镜头,满脸笑容,最后突然蹦出一句:“我表演完毕。”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不禁暗暗感慨,心是明镜,如先生哦。

  先生酷爱书。

  对于几十年前的琉璃厂、东单等地方的古旧书店,包括潘家园一带的“鬼市”,先生如数家珍。他还谈起过上世纪50年代与宋版《资治通鉴》失之交臂的往事。他说,那时候这书卖一千多块钱哦,那时候的一千多块钱和现在的一千多块钱不一样,当时身上哪有那么多钱,就没买。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当时哪怕是当了裤子,也该把它买下来。言毕,先生还轻轻地拍了一下桌子。

  众所周知,先生爱猫。

  他先后有三四只猫,最著名的一只叫“大强盗”。

  我也养过猫,所以谈起猫经,他就开始滔滔不绝。

  他说:“……它们在稿子上撒尿,我也没办法。还有,那个猫啊,你不能关着它,你要让它感到自由,怎么呢,就是让它跑出去,它想回家的时候就会回来的。你看我那猫,我可以带着它遛弯呢,很少有人带着猫遛弯吧。”说这话的时候,他的表情自豪极了。

  我就说我家的猫10岁的时候还能开灯、开冰箱、上厕所,全家都把它当家里人看待,先生边听边微笑点头。接着问,那只猫还在吧?

  我说,已经没了。

  先生马上收敛起笑容,紧抿起嘴唇,半天不再说话。他知道,我们失去这如家人般的小生灵的痛苦,从此,他不再提起这个令我伤心的话题。

  这后来的一次,先生在我的书上题:小晖小妹。

  当时大家都说,先生,错了错了,是小友。

  先生“嘿嘿”一笑,说,没错没错,这次就题“小妹”。

  结果,在场的人都笑到眼泪快出来了……

  “大国学”: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化

  2007年3月6日,先生首次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当时在场的有于社长、蔡老师、杨老师和我。

  先生说,现在国学特别热,但是年轻人对国学的概念比较模糊,不太清楚。那么,什么是“国学”呢?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歧义很大。按我的观点,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

  既然这样,那么国内各地域文化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举个例子,比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一样。“孝悌忠信”是鲁文化,“礼义廉耻”是齐文化。就是说鲁文化着重讲内心,内在的;齐文化讲外在的,约束人的地方多。

  “孝悌忠信”是个人伦理的修养;礼义廉耻,就必须用法律来规定,用法律来约束了。鲁国是农业发达,鲁国人就是很本分地在务农。齐国商业化,因为它靠海,所以姜太公到齐国就是以商业来治国。具体的例子,如刻舟求剑,这种提法就是沿海文化的。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恐怕就代表鲁文化了。齐鲁文化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齐鲁文化以外,还有其他地域文化也很重要。过去光讲黄河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是不同意的,长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其实都应该包括在国学里边。敦煌学也包括在国学里边。

  咱们讲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输出的,一个是进来的。敦煌是进来的代表,很多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文化,都到过敦煌。佛教从国外进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敦煌里边有很多内容是佛教的,也有其他文化的,是古代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最后一站,再往下就没了。

  吐火罗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是不是也算国学?

  当然算,因为吐火罗文最早是在中国新疆发现的。吐火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另外,很多人以为国学就是汉族文化。我说中国文化,中国所有的民族都有一份。中国文化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都属于国学的范围。而且后来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也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我们现在的国学研究还很粗糙,很多应该包括的内容还没有挖掘出来。

  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地融入,这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儒家、道家是传统文化,佛家也是啊,把佛家排除在外,是不对的。

  我把上述的观点,全部辑入《季羡林说国学》一书里,作为先生最新的理论。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

  先生对学术界的贡献不胜枚举。

  比如,在中印文化交流史方面,先生的另一大功绩是主持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校注工作。为中外学者进一步研究该书提供了极为丰富而可信的资料。作为这项研究的代表作——《大唐西域记校注》和《大唐西域记今译》,获得了很高的荣誉。此外,先生一直大力支持中国文化书院的建设和活动,呼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

  对于世界,对于人生,先生从没有停止过思考,一直笔耕不辍。

  从2003年先生住院以来,许多人包括国家领导人纷纷前往探望。先生说:诚惶诚恐,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在和温家宝总理的谈话中,先生突出了和谐的内容。

  他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这一概念,这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希望全世界能够接受“和谐”的概念,那么,我们这个地球村就可以安静许多。建设和谐社会,首先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内心的和谐。因此内心的和谐显得更为重要。我们的文化还有一个提法,是我们的特点,就是“格、致、正、诚、修、齐、治、平”。

  先生认为,和谐涉及哲学、宗教、美学和文化交流诸方面。包括了几方面的内容。

  先生说,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鉴于此,我把人文关怀的层次分析成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处理等三种关系,如果这三种关系处理得当,人就幸福愉快,否则就痛苦。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先生的这些理论绝非仅仅活在纸上,实际上,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工作中,都会显现出来。特别是最

  近一年,对我个人来说,颇有意味。先生对上述三个关系的逐一分析,我曾经身体力行地逐一检讨过自己,特别是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

  读读先生的文字,想想去见先生时的那些细节,往往如精神体操一般,豁然开朗。

  而这3年,我对先生,唯有感谢。

  直到永远。

  “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与许多人一样,都会问先生这个问题,为什么能长寿,有什么秘诀?

  他的回答是: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而且他是以“不养生”为养生的。他有一个“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蔡老师这样分析过他的“三不主义”:所谓“不锻炼”,并非反对体育锻炼,只是反对所谓的“锻炼主义者”,也就是说好像除了锻炼,就无事可做。他觉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工作,工作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他自己年轻时喜欢打打乒乓球、游游泳。更重要的是,工作必须有时间,如果把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体育锻炼,而耽误了工作的时间,他可舍不得。

  他主张脑子一刻也不要闲着,要不停地用脑。他的经验是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他认为脑筋停止使用是容易致病的。所以他自己从来不让脑筋闲着。

  所谓“不挑食”也容易理解,只要是合自己的口味,他张嘴就吃,他平常以素食为主,偶尔吃点牛羊肉。

  “不嘀咕”是说没有什么想不开的事,从来不为自己的健康愁眉苦脸。人生的不如意,有大有小,他觉得人生是:活着,就得有工作,就得有烦恼,不完满才是人生。他都活到快100岁了,就是因为想得开。

  先生住院之前,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基本都是每天凌晨4点的时候起床,简单地洗洗脸,坐到他的第一张书桌前,开始了他工作的第一个时段。他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中外文书刊、夹书的纸条、各种废旧信封;早饭之后进入第二时段的工作,在第二张书桌上完成另一份“作业”;而晚饭后,他习惯在第三张书桌上工作。他习惯在写作一篇学术论文的同时,去进行一个翻译项目。季羡林自认有一个“坏”习惯:当干一件事,累了,立刻换一件,脑筋就像是新磨的利刃一样锋利无比。

  在北大,先生可以被学生误认为是传达室老大爷而让其看几个小时的行李;在家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找他探讨问题……不过,他的忍让和宽厚却是有原则的。在澳门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参加者来自四面八方,主持者对外宾的过分热情引起了他的强烈反感。会议开幕式那天,全体与会者都着西装,可他却偏偏一身中山装坐在主席台中间,而这套蓝色中山装正是他穿了几十年的样式,他还大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季羡林的解释是:我识人识事是非常仔细的,我这是有意而为之。

  “不完满才是人生”,所以,他不嘀咕、不抱怨。

  永远记住这句话:读书有用

  1975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一批吐火罗文甲种焉耆文的《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先生从1981年又开始重新研究,粉碎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外国”的神话,承担了破译工作,为中国学术界争了光。

  “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给人造福。我学习吐火罗文,就与偶然性有关……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有时候我觉得过了头),我学外语的才能不能说一点都没有,但是绝非语言天才。我不敢在超负荷上再超负荷。而且我还想到,我是中国人,到了外国,我就代表中国。我学习砸了锅,丢个人的脸是小事,丢国家的脸却是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先生如是说。

  当我们要为他的学术人生做一期读者见面会的时候,他委托我们带给喜欢他作品的读者,特别是送给青年读者们一句话“读书有用”。社领导还把先生的这四个字刻成钤印,为当天参加活动的读者朋友们加盖在先生著作的扉页上。

  有意思的是,先生6岁的时候,就骑着一头小毛驴离开了老家临清到济南的叔父家生活。之后,从在叔父家“偷看小说”开始,到大量研读古文的代表作,如《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等各代名家的许多文集,他都背诵如流,打下了雄厚的古文基础。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也滋润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

  到了上省立济南高中,董老师布置作文时,从来不出题目,只在黑板上信笔写下“随便写来”4个大字,于是,他“随便”写了一篇回故乡的作文因感情真挚,深得董老师的赞许,影响了他的一生。直至他考清华、赴德国、啃下艰涩晦深的语言绝学,哪怕梵文课上只有他一个学生……

  “读书有用”,想必是先生一生的感悟吧。

  写到这儿,却不知道文章该如何结尾。

  我想,还是用先生自己的话做个结尾吧:

  “我在这一生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走起来并不容易。高山、大川、深涧、栈道、阳关大道、独木小桥,我都走过了,一直走到今天,仍然活着,并不容易。说不想休息,那是假话。但是自谓还不能休息,仿佛有一种力量,一种探索真理的力量,在身后鞭策我,宛如鲁迅散文诗《过客》中的那一位过客一样,非走上前去不行,想休息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有人问:‘倘若让你再活一生,你还选择这样一条并不轻松的路吗?’我用不着迟疑,立刻就回答:‘还要选这一条路的,我还想探索真理,这探索真理的任务是永远也完不了的。’”

  倘若让我再活一生,我依然相信“不完满才是人生”;而在最后的那一刻,也依然会对先生说:

  长寿眉毛老爷爷,再见!

  我,永远怀念您……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