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再现价值连城鎏金铜俑 墓主是赵佗后裔?(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广州再现价值连城鎏金铜俑 墓主是赵佗后裔?(2)
2009年07月21日 09:0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汉砖室墓(M113)壁龛随葬“魂瓶”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镇墓三宝

  M112西汉墓

  规模:长5.4米,宽2.8米,深3.26米

  构造:分前室、后室,“楼上楼下”,上层有两个棺材,可能是墓葬主人夫妇合葬

  男主人贴身物:金箔装饰的佩刀、环首刀、茅、鎏金铜俑和印章等

  女主人贴身物:玉佩、玛瑙串珠等首饰

  为何太和岗成“墓葬富矿”?

  古代风水宝地

  太和岗位于广州传统城区东北,距今中山四路、北京路约4公里。

  据专家介绍,从1953年至今,市考古所已经从淘金坑周边不远范围内的黄花岗、太和岗、横枝岗、沙河顶等地,陆续发掘出2000多座历代古墓。明清以前,这片地带背靠白云山、面对珠江水,密布不少占据着山坡又南向珠江的岗埠,从目前出土的墓葬群数量看,专家推断这里是古代广州人择墓的“风水宝地”。

  墓地发掘显示广州城何变化?

  广州在“长大”

  根据历代墓葬发掘的范围,专家也对历代广州城生活区的变化作了相应推断:中山二路曾发掘出的古墓群离南越王宫署遗址(中山四路)不太远,足见南越国都城只是一座“小小城”;之后唐宋,广州城范围拓展到文明路、越华路、中山六路的范围;明清时期,广州城的范围也不过现在的人民路、越秀路,如今发掘出明清墓葬的淘金坑、横枝岗等地,明清时期距离广州城门步行大概20分钟的路程。

  数说宝藏

  勘探面积近5500平方米

  先秦土坑墓2座

  汉代土坑墓8座

  唐墓26座

  南汉墓2座

  明代墓1座

  小型明清土坑墓50余座

  发掘总面积240平方米

  出土重要文物标本390件(套)

  “这次发现的墓葬非常密集,近百个墓密密麻麻地交错分布着,甚至还有一个朝代的墓打破另一个朝代墓的情况。”

  考古趣闻

  夔文陶片:距市中心城区最近的先秦遗存

  此次考古发掘春秋时期土坑墓2座,并在汉唐墓填土中发现多片夔文陶片,“这是目前发现距离广州中心城区最近的先秦文化遗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专家解释说,夔文是一种变体的龙文,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汉唐代的墓穴,“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或更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太和岗一带生活”。

  50枚铅钱:

  具有重大断代意义的标尺

  此次考古发掘南汉墓2座,均为砖室墓,保存较好。其中M88的棺床出土一串铅钱,多达50枚,由于铅钱只在南汉使用,因此可明确将该墓时代定为南汉。“在墓葬中发现铅钱,也为广州地区南汉墓葬的发掘和断代提供了明确的标尺,具有重大意义”。

  “魂瓶”:

  将先人“骨灰盒”与自己合葬

  在砖木合构墓M113中,可以看到在棺材的头部,放着两个特殊的瓶子。考古专家认为,这两个瓶子不是一般的容器,而很可能是“魂瓶”。“墓主人可能有先于自己逝世的亲属,于是将他们已经腐烂的尸骨装在这个瓶子里,与自己一起合葬”,考古专家表示,放在墓穴的头部,也表明墓主人对先人的尊敬。

  文、图\记者饶贞 通讯员易西兵、马建国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