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易中天魏晋风度,话筒砸得就是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易中天魏晋风度,话筒砸得就是好!
2009年07月23日 15:32 来源:大河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学者易中天。 中新社发 张侃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易中天魏晋风度,话筒砸得就是好!

  我一向厌恶拿着话筒问这问那的主持人,很多问题都是主持人做节目前私下预设,等着被问者进入他们的圈套。而且这些当上主持的人,还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巴结电台领导当上去的,色相、钱财都有可能。因此,主持在我眼里不如住持来得实诚。

  有媒体说了,砸话筒就有失学者风度,什么是学者风度?正襟危坐是学者风度?你们这帮没境界、只会挑拨离间的蠢货,我认为学者风度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嵇康赤膊打铁,一身臭汗,有没有学者风度?我看那个时候的学者,要能给打铁的嵇康擦擦汗,那到真是提高自己学者身份的事,人家可是竹林名士。刘伶不穿内裤,在家睡觉休闲,友人拜访,说刘先生,你为什么不穿内裤啊,多难看啊,刘伶说,我以天地为楼宇,屋子为内裤,请问你这个冒失鬼,跑我刘伶内裤里来做什么?

  按照现在媒体的观点,刘伶和嵇康都是不注意形象和没“风度”之人,比砸话筒不知道“没风度”到哪里去了。但是,我要奉劝这些媒体人,多读读书,风度一词是从哪里来的,就是从魏晋而来,就是从竹林名士身上而来,潇洒、不受拘束、甚至偏激,恰恰是他们的优点,这些正是他们的风度所在。风度在气质,在举动,在内心,而不在外衣!因为世人太假,唯他们真,真性情,真就是风度!掩饰性情只是“态度”,根本不和风度在一个境界之上。

  很多媒体都是“操蛋”的人,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冯小刚说的,有记者挑拨冯小刚和张艺谋陈凯歌三人的关系,当时他们三人都在一个现场做节目,冯小刚对那个挑拨的记者说“你这问题不是操蛋么!”,我就觉得冯小刚实在,有魏晋名士之风,不掩饰,要是冯小刚来句“嗯,记者朋友,这个问题要待我查阅众多典籍,仔细研究一番之后,写出论文才能回答你”,那我肯定觉得冯小刚是虚伪的,立即关了电视,也再不会去看冯小刚的电影,现在因为冯小刚对记者说了句“操蛋”,我决定这辈子,冯氏电影我全部要看!其实,冯小刚的“操蛋”两字,就把这些“看客”记者,在人生里不买票,还想看虎斗的丑恶嘴脸,概括得一清二楚。

  部分媒体,是缺乏道德的媒体,最喜欢的事就是隔岸观火,煽风点火,以增加自己的受众面和下载阅读量,媒体人是可以为了眼球率而不惜任何代价和手段的,所以香港叫狗仔队。哪个文化人出事,媒体就煽风,就挑唆。因为他们知道文化人是强势人,但也是弱势人。

  二

  我一句话就能点到问题的实质,权、钱、名,其中权是力,所以叫权力;钱是财,所以叫钱财;唯独名,名叫什么,名叫名气!是气,是气体,中国人的语言是相当智慧的,气是什么?是看似有,其实还是无的东西。所以媒体就敢捏,敢整,要是有权者,即使他是贪官,你要报道他,在他在位还没被中纪委双规倒台的时候,你们这帮媒体人还是只敢沉默不语!因为你们知道,贪官在没倒台之前,手里还有“力”,还能马上打电话给你们媒体领导,叫你失业回家喝粥去。

  所以易中天、余秋雨都饱受欺负。比如余秋雨先生,没事之前,他周围一帮人真是前呼后拥啊,一有点小事,就纷纷作鸟兽散了,真是一帮小人,余秋雨先生经常说的小人,也先别向社会寻找,名人身边的朋友往往都是小人,等余秋雨捐款到帐,媒体制造出来的危机一过,很多余秋雨先生周围的小人又该围上去,拍拍余先生的肩膀“啊呀,余先生啊,您受苦了,我们早就知道你能走出这个事件的啦”,一帮小人!我要是遇见这些人,我就不是砸话筒了,不是骂他们小人了,上去就两耳光,让你们滚蛋去吧,别再来巴结我,跟分吃季羡林似的。

  易中天先生砸个话筒怎么了,要是我,就砸向这些狗屁不通的主持,把他们砸到寺院去做住持去。砸话筒还坏了话筒呢,砸人我能让他疼个半个月,做不成节目,长长记性。

  我为什么上次要帮余秋雨说话,这次要帮易中天先生说话,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我值得尊敬的人。我是余秋雨的支持者,我也是易中天的支持者。其他学者我不是结交不上,恰恰是因为我看不起他们,我不愿意理会他们而已,我宋浩浩赞人也不是随便赞的,正如我骂人也不是随便骂的!而易中天和余秋雨两位先生,他们也都用实实在在的人格力量,感动过我,他们的境界,远非你们这帮媒体挑衅者可比。

  三

  去年我在苏州,为了宣传我的故乡,把故乡一个小岛的名声打出来,增加一下这个地方的旅游业绩,让老百姓受点实惠。我想到了和我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曾有一面之交的易中天先生,我半个下午写成了《双山赋》,直接用邮件,发给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郏宗培先生,我让郏先生能否麻烦易中天先生给故乡写个书法对联,郏宗培先生问清缘由,立马爽快答应。他说,只是易中天先生此时还在福建,要等他来上海时才可以写。我说没有关系,我可以等,一两年都可以等。果然,也是巧合,这个时候,易先生在上海工作定居的女儿,给易先生生了个外孙女了,先生要从福建赶来。郏宗培先生正好在此时和易先生说了我的事,易先生爽快答应,但是先生是从福建风尘仆仆赶来,身上没带文房四宝,怎么办?郏社长就领着易先生从绍兴路开车到了福州路,在上海福州路上找了好多地方,腿脚都走得酸痛了,才找到一个书画文具店,花了900多元买笔墨纸砚,给我题写了“放眼五湖四海,常怀一水双山”的书法对联。我呢,我此时还在苏州工作,不能随便请假,所以还没出江苏半步,想想看,易中天是怎样的风范,他为了什么?还不是看着我的一份为故乡的深情,我对故乡无所求,易中天对我也无所求,完全是一份感情啊!我最后,在2008年元旦之前的新年守夜会上,一家子开车从苏州赶至上海,和先生于上海书城见面,我给易先生的唯一回报,就是一个我托画家兄弟黄无可,在北京宣武区琉璃厂买来三百元的印章而已,算下来,易先生为我这事还倒贴了600元钱!现在我请问,哪个有“风度”的媒体记者,愿意给我倒贴六百元钱?还送我幅价值连城——连着苏州一座城市的书法?

  你们的境界,远在易先生之下!一辈子都赶不上!

  随后,我们一家和易中天先生合影,我带的照相机不太好,而且竟然电池也不够,走之前仓促忘了检查了。但合影还是要的,易先生陪我们用另外朋友的相机照了很多相,以作纪念,先生足足站了2分钟,最后合完影,我正寻思着要对先生说些什么的时候。让我没有来得及反应的是,易中天很有绅士风度地转过身来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对我们说:谢谢。

  从这两个谢谢里,我完全了解了易中天先生的人。我见过教授多少,天南地北,南大的,北大的,北师大的,复旦的,浙江大学的,都不少,那些越是没本事的教授还越装逼。越是有本事的教授,到往往越有名士风范,大将风度!所以,我瞧不起一般的教授,也正是这个原因。

  再比如余秋雨先生,六月十号我和他在上海喝酒,先生只喝葡萄酒,我酒量一般,我只能喝啤酒。谁都知道葡萄酒的酒精度高,啤酒的酒精少,我站起来敬旁边的余先生,我没想到先生也马上站起来,我摁住先生的肩膀,我说您坐,您是我的老师,余先生没有坐,他也起身一饮而尽,喝完了。我当时感动地只是想流泪。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有今天一点小得不足道的成绩,我完全是通过看《文化苦旅》才陶冶了文学水平和审美层次。不然,我也和余先生秘书金老师说,我这辈子若没读过先生的书,也许只能在苏州街头开个小吃店,糊口虚度终生而已,那我的精神世界会异常空虚。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个余先生也知晓。

  四

  我为什么要义无反顾地帮易中天、余秋雨先生说话。就是因为,我深深知道,他们这些名学者,都是有“名”无“力”,无权力之人,所以有的媒体就欺负他们,成几十上百条地报道中伤他们。因为欺负他们,完全不会威胁到自己。我是行侠仗义之人,这辈子就是嫉恶如仇,你们这帮隔岸观火的看客,该让鲁迅来骂死你们,要在明朝,应该让朱元璋的手段来收拾你们。

  易中天先生,余秋雨先生,这两位都是感动过我的人,我是他们两人的支持者,谁也别想搞倒他们。我说过,易中天先生是当代研究三国史和先秦诸子思想史的第一学者,余秋雨是文化散文的开山之师,他们是中国文化传承的左膀右臂,他们都把学问做到了化境,化成了彩云流水,是文学界的化学家,这是当代最高的境界。他们两位,让民间百姓都很轻松地进入原本高深莫测的学术殿堂,两先生皆是功德无量之人。朱维峥嫉妒易中天,朱大可嫉妒余秋雨,可是民间却没有谁记得这些“化”不出来的所谓学院派学者,憋屈型的学者。

  我也说过,易中天、余秋雨、于丹、阎崇年、钱文忠等等这些学者,都是走出学院派如来佛手掌的学者,他们是强者,是秀于林者,当然难免不为人所嫉妒,但嫉妒归嫉妒,不要用文革手段去整垮他们。

  大境界之学者才能成为大境界之宗师,易中天余秋雨两位先生都做到了。

  而如今,这些怀着各自目的,想要搞倒他们的看客小人们,就先从我身上压过去罢!

  (宋浩浩)

  (转载此文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