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应该怎样选? 为何不爱学鲁迅文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语文课文应该怎样选? 为何不爱学鲁迅文章?
2009年08月19日 14:10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出版了5年的语文教材,在2009年秋季始料不及地卷进了公众话题的中心地带□语文教材的选用视野更宽阔了,意识更开放了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学生不爱学鲁迅的文章,也有教育方式不得当的原因

  □语文教材应当真正站在“语文”的角度来选择文本

  2004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新版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教材中选用了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而鲁迅的作品则由原来的5篇减少到了3篇。当年秋天,该版教材即开始在部分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使用。

  今年8月,湖北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湖北省将在新学年采用人教版语文教材。此消息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后,很快变成了引发热议的焦点新闻。这本已经出版了5年的语文教材,在2009年秋季新学年开学之际,始料不及地卷进了公众话题的中心地带。

  争论的焦点由梁实秋作品首次入选国内中学语文教材,发展到鲁迅文章究竟“该去还是该留”,各方声音你来我往。事实上,鲁迅之所以发展成为话题的核心角色,是由于近年来,如何评价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本人的文学贡献,一直是文学界和文化界争议的热门话题。而在有关作家作品的具体讨论背后,包含着一个更加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即,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究竟应该以什么为标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语文教材的内容选用一直带有强烈的时代特点,而近年来,针对语文教材的改革,也屡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改革语文教材,可以说是为了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而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也可以将这样一段渐进式的过程视其为“语文”的回归之路。

  “语文”的真正含义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一定学过语文,但是,也许没有多少人可以准确讲出语文的含义。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人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同时,从哲学的角度来解释语文的概念,它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新华词典》言简意赅地把“语文”注为“语言和文字”,也指“语言和文章”或“语言和文学”。总而言之,学生们学习语文,是培养表达、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是在培养人文精神、对爱与美的感知能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徐林祥在谈及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时表示,语文教材的改革是一个前行的过程,“ 这‘前行’,表现在语文教材文本选择方面,就是教材的编者对教材文本选择已达成共识,即‘文质兼美、适合教学’。 ”

  对于上世纪40~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来说,语文教材更像是一个工具,一个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读本。

  不久前,《望》周刊发表了一篇深度报道,题为《中小学语文教材60年变迁:从政治挂帅到人性追问》,文章系统梳理了60年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脉络。当中,有几个时间点对语文教材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51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1953年经改编出版的语文课本,都强调从各个方面反映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清除旧社会所用的国文课本里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内容,用革命思想教育下一代;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8年秋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和鲁迅同时期的名家几乎“集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反映和歌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品,语文教科书几乎成了时事宣传手册;“文革”期间,各地语文课本普遍的选文标准是“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选读“文革”的好文章和革命作品”,这样,各地的语文课本不可避免地充斥着 “语录加批判”式的文字;1978年版小学语文第一册,在三篇政治内涵课文之后,紧接着的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技、自然、社会的内容,并通过简单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的教育;2000年发布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之外,特别强调了“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意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从过去几十年来语文教材选用内容的变化中不难看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教材背离了 “语文”的真正含义,成为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因此,教材所选用的内容过于单一,站在语言、文学以及教育、教学的专业角度来考察,并不适宜选入课本。

  人文精神的回归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用梁实秋的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被许多人以惊喜来形容。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惊喜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发生了。而令他们感到兴奋的原因是,梁实秋名字的出现,可以被视为语文教材改革的一次突破性信号,语文教材的选用视野更宽阔了,意识更开放了,更多具有语言性、文学性的作品将会入选正统教材,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样更高水准的文本。对此 ,有普通教师在网上发表感想说:“梁实秋文章首次入选语文教材,意味着社会理性的勃发,反映的是教育理念的日渐透明和开放。 ”

  梁实秋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批评家和翻译家。然而,由于他主张“文学无阶级”,反对将文学作为政治工具,曾经多次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发生论战。一直以来,梁实秋与鲁迅总是被视为处于完全对立面的、代表不同阶级发言的作家。以往的语文教材过分强调政治性,因而,如梁实秋一类作家的作品自然被排斥在正统教材的大门之外,相反,鲁迅的文章则是语文教材的必备之选。

  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材的内容选用逐渐增加了许多过去不被接受的作家作品。据统计,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分别有92篇和89篇,占所有课文的20%和16.8%,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同时,许多老语文教材一直沿用的作品却陆续退出了课本,比如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等。

  为新中国语文教育起到奠基作用的叶圣陶,第一个正式提出将小学的 “国语”和中学的“国文”统一定名为“语文”。他在《国文百八课》一书的序言里写道:“一个青年将来必将和各种各样的文字接触,如果只顾到目前情形的适合,对于他们的将来也许是不利的。犹之口味,他们目前虽只配吃甜,将来难免要碰到酸的、苦的、辣的东西。预先把甜、酸、苦、辣都叫他们尝尝,也是合乎教育的事。 ”这段话形象地表达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理念,开放意识、人文精神应该成为编写语文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有评论认为,语文教材作为传递人类精神财富的特殊凭借物,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并逐渐积淀成为一种独特文化。梁实秋文章首次入选语文教材恰恰是反映了这种文化的变迁。

  站在“语文”的角度来选择文本

  梁实秋作品的入选与鲁迅作品的减少,被设置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关于鲁迅的文章,赞成减少与反对减少的声音,各有论据。

  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药》和《为了忘却的纪念》一定留有十分清晰的印象,但是,它们都不再是人教版新版语文教材的选择,留下来的三篇分别是《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这一结果,使得质疑鲁迅的声音又一次集体出现。甚至有消息称,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不过,根据记者了解,所谓鲁迅将逐渐被“踢”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鲁迅的文章仍然是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被采用篇数最多的作家作品。初中语文教材的各个版本都收录了六到七篇鲁迅的文章,包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

  8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鲁迅论坛上,关于语文教材撤掉部分鲁迅文章的话题成为讨论的焦点。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认为,学生不爱学鲁迅的文章,也有教育方式不得当的原因,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另一方面,支持减少鲁迅文章的声音认为,鲁迅的部分文章确实带有强烈的革命性、战斗性,文学性略显不足。

  总之,语文教材应当真正站在“语文”的角度来选择文本。徐林祥说,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在文本内容上,较好地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既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不管是鲁迅也好,梁实秋也好,只要文章“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就有充分的理由被选入教材。反之,便不应该在选择之列。

  □本报记者/王 研

【编辑:张中江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