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被整形”民众“不高兴” 闹剧仍将上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汉字“被整形”民众“不高兴” 闹剧仍将上演?
2009年08月25日 07:12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汉字“被整形”,民众“不高兴”

  伟大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教育部端出来一个《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个字表拟调整44个汉字的写法,其中包括几个常用文字如“新、杀、条、杂、亲”等等。消息一经传出,即遭网民、媒体舆论迎头痛击,冠之以“胡折腾”之名;事情尚未平息,主持此课题的某位专家教授又发出言论,称所获意见中,67%对改字表示赞成,反对的只有6%……这一番视汹汹舆情如过耳清风,睁眼说瞎话的言论,更是引起公愤。

  从民众的角度来看,“教育部改字”,实质不过是当代中国无数“被”事件中又新添的一桩而已。无论是“被中产”、“被就业”、“被补碘”,还是本次“被专家代表修改文字”,昭示出来的,都是国人无力掌握自己生活的尴尬状态。而今天的人们更是不难发现,总有一双眼睛含情脉脉地盯着你,这双眼睛可能是相关权力部门的,也可能是专家的,艰辛却还算平静的日常生活,总是被这双习惯掌控一切的眼睛觊觎、关照。这种感受,恐怕正是人们对于汉字“被整形”,从内心激烈排斥的原因。

  上世纪先后出现过两次由政府主导,推广简化字的运动:一次发生在民国时期,一次从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第一次推广遭到激烈反对,很快就偃旗息鼓;而第二次推广,由于简化字在当时解放区获得了特殊的地位,被尊称为“解放字”,待到新政权建立,书同文车同轨,简化字最后终于一统江湖。不过,文字改革工作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背负这一使命的相关机构从此就指导起人们的语言文字,一直到今天———根据相关“专家”自述,这次修改字体,是对自50年代确立的简化汉字规则的继续贯彻。

  平心而论,这次修改,与50年代那次彻底废除繁体字、确立简体字法定地位的修改,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这次教育部遭到的反对声音也要大得多,与众多学者专家针锋相对的民间立场开始发声,且有了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作为途径传递声音。也许,经历了历史变迁,今天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政府专家的事情,更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不管是不是专家,都有坚持自己书写方式的权利,也都有使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文字,以及体验语言文字背后特殊情感、记忆的权利。

  最后要说说此次事件中的专家学者。我不怀疑这群学术高人的真诚和对学术的执著,但是同时也不能不说,他们实在是有些惊世骇俗。不是发人深省的惊世骇俗,而是贻笑大众的惊世骇俗。这种惊世骇俗反映出当前中国学术研究某些深层次的基因缺陷:学术研究没有在常识的基础上展开。

  学者们没有意识到人民使用语言文字的天赋权利,殊不知所谓语言“规律”,乃是一种事后的“总结”和“解释”,是先有约定俗成的大范围使用,再经过科学分析形成规范。这虽属语言学的专业范畴,却也并非什么艰深难懂的理论,甚至可说是基本常识之一,拥有高学历的“专家”们难道不懂吗?他们企图将学术研究搞出的所谓语言规律通过相关权力机构强行推广,这种背离常识的学术生产方式和学术影响社会的模式,正是有关专家激起民愤的原因之一。这一问题不解决,汉字“被整形”这样的闹剧,估计还会不断上演。

  □谢勇(广州 教师)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