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后,再看“新浪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50年后,再看“新浪潮”
2009年08月26日 13:44 来源:中国文化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浪潮”,名字使它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即使在五十年后的今天。然而,除却法国电影资料馆里尘封的胶片和发黄的海报,这个电影人口中的精神家园,而今还留下些什么?法国《费加罗报》近日专题撰文,正希望经历半个世纪的沉淀,重新审视这一文化现象。

  “新浪潮”一词源于1957年《快报》文章,本泛指年轻一代,但很快成为一部分誓与所谓“优质电影”(在摄影棚内,庞大的拍摄队伍,繁复的布景,工业化的电影生产)决裂的年轻电影人的代名词。走出摄影棚,抛弃固有的拍摄套路与手段,成本低廉,创作独立,接触生活,反映现实。“新浪潮”标新立异,却并非横空出世。

  50年来,人们不惜笔墨去描绘法国电影资料馆为“新浪潮”旗手们搭建的精神温床,或者以纪实美学为基础的《电影手册》给“新浪潮”运动提供的理论支持,却往往忽视如同颜料管的发明,使画家走出画室,从而催生了印象画派一样,是轻型摄影机、高感胶片、同期声设备等新技术的运用使电影人获得解放,走出摄影棚,“新浪潮”的诞生也才得以成为可能。

  无论是《四百击》结尾处,奔跑着的安托万,猛然回首,直视镜头的茫然眼神,还是《筋疲力尽》里大量起伏不定的跟拍镜头、摇摆镜头,“新浪潮”的很多经典在今天看来充满实验性,甚至粗糙、生硬,“新浪潮”的部分旗手渐渐背离了当初的信念,甚至《电影手册》也于年初成为了英吉利海峡彼岸的品牌,但时至今日,美国学院派、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德国新电影运动、日本新浪潮,乃至中国的“第五代”,无不以承袭法国“新浪潮”精神为骄傲。抛开特吕弗、戈达尔、瓦尔达、侯麦……,“新浪潮”留下的是自由,是年轻,是注视世界永远新鲜的目光。

  “‘新浪潮’导演们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创造了一种新的做电影的方式,以更低的成本,换取导演的自由空间。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化学感光胶片的最后时刻,数字化终将取代一切,这一变化势必带来电影美学和制作上的新变革。那又该是一场‘新新浪潮’了”。法国著名制片人Martine Marignac如是说。(朱晓云)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