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表》恢复一些异体字 算是对汉字的一种尊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字表》恢复一些异体字 算是对汉字的一种尊重
2009年08月31日 19:5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人名用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到今天为止,就完成了其20天的征求意见阶段。该字表相对原来的增加了1300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姓氏人名用字。《字表》恢复了一些原本正常的异体字,如淼、堃、喆等,该算是对大众文化心理乃至对汉字的一种尊重了。

  《通用规范汉字表》到今天为止,就完成了其20天的征求意见阶段。该字表相对原来的增加了1300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姓氏人名用字。用教育部官员的话说,原来在字库里面没有这个字,现在就需要把它补充进来,为使用提供方便。而不补充进来,这种姓氏的人就将成为“黑户”,身份证没法办、银行卡没法办、飞机没法坐,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实际上,当电脑普及之后,这种影响就已经造成。因为电脑字库没有收进而要求人名用字如何,很有活人被尿憋死的意味。

  以前也有不准用于人名的字,当然不是电脑的字库容量问题,也不仅仅是因为避讳。《万历野获编》载:“宇文周天元帝好自尊,令臣下不得有高、上、天、大之名,至改高祖称远祖,后世非之。”显然,这里有避免臣下僭越的成分。宋徽宗的时候,给事中赵野也拍马屁道:“陛下寅奉高真,世俗以君、王、圣三字为名字者,悉令厘正。”并且,那些名字里带“天”字的,“亦当禁约”。徽宗依奏。明朝正德初刘瑾权柄在握时,亦矫诏禁官民名字有“天”字者,“俱更正”。皇帝亲自下令、臣下建议、太监假传圣旨,殊途同归。倘若今天也是如此,则张君秋、张笑天、陈嘉上、黄圣依等名字不会存在是必定无疑了。

  倘若上面“恩准”的话,古人则什么字眼都可以用于取名。如清人梁章钜所说,“头、眼、耳、鼻、牙、手、足、掌、腹、脐、脾之类皆有之。而《庄子达生篇》有‘祝肾’,《列子阳问篇》有‘魏黑卵’,《北梦琐言》有‘孙卵齐’”;至于“以畜类命名,尤古人所不忌”。南齐张敬儿因“母梦犬子有角舐之,已而有娠”,所以为他取名“‘狗儿’”;张母后来“又生一子,因‘狗儿’之后,复名‘猪儿’”。是宋明帝“以其(原)名鄙,改焉”,否则,《南齐书》里面的就不是《张敬儿传》而是《张狗儿传》了。《左传》说申繻曾对人名用字制订了五项原则,所谓“名有五不”,即“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生,不以器币”,不过,按清朝学者王士禛的看法,“春秋诸侯、公子、卿大夫之名,犯此者甚众。沿及汉初犹然”。他举例说:“如疥、疵、痤、虮、虱、狗、彘、掉尾(姓昭涉)之类。见于《史》、《汉》者,不可枚举。”王氏且引陆龟蒙《小名录》序云:“三代之时,殷尚质直,以生日名之,如太甲、太乙、武丁是也。周以伯仲次之,如太伯、仲雍、叔达、季历之类是也。自周以降,随事而名之,至有黑臀、黑肱之鄙,羊肩、狐毛之异,负刍之贱,御寇之强,乃至狂狡,不寿、不臣都可以入名。”所以王士禛很不明白申繻“之言何据”。

  名字就是一个符号,当然,这个符号有时很特别。比如安禄山有11个儿子,“皆是玄宗赐名”,庆宗、庆绪、庆恩、庆和、庆光、庆喜、庆佑、庆长等,意头都很不错。可惜,正是安禄山和他儿子的起兵反叛,导致大唐的由盛及衰。今年3月,前《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先生在《南方周末》有一篇《一个荒诞而真实的故事》,讲到“九大”代表王白旦因名字听起来像王八蛋而为陈伯达改名王白早,陈伯达倒台又为江青改名王百得。虽然旋即有陈益南先生认为作者袭用传说,为文有欠严肃,但王某人的名字符号显然也是不一般的。《浪迹丛谈》云,明朝宗室诸藩生子“例由礼部制名”,为什么自家人连取名的权利也没有,留待方家释疑。但礼部有了这项权力,也就有了腐败的机会,“主者索贿,不满意则制恶字与之”。文中所举例字太僻,此不照录。因此,在名字这个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可能含有很多文化要素。苏轼贬到黄州之后始自称东坡居士,有人认为因其“居州之东坡”,洪迈则认为是“专慕白乐天而然”,概“苏公在黄,正与白公忠州相似”,白诗中有“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等;而东坡诗中,也有不少“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定似乐天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的句子。

  刘声木《苌楚斋三笔》云:“前人别立名号,必另有取义,然亦有奇异,以病自名者。慈溪郑寒村性晚得痹疾,改其名为风。乌程张鉴效之,因取同声之字,更其名为蹇。”诸如此类。刘声木认为这种取名“皆未免好奇太过,后人不必则效也”。取名贵东坡一类的“自然”固好,但人家硬要寻僻也是权利。在极端的字眼之外,《字表》恢复了一些原本正常的异体字,如淼、堃、喆等,该算是对大众文化心理乃至对汉字的一种尊重了。

  作者:田东江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